“回禀师长,我回神都,是因为要与司天君成婚。”
“司天君?”文涵忽然想到了近几月神都发生的大事,心中诧异,原来这舆论中心的人物就是眼前这名谦逊的学子,看来传言还是不可尽信。
他笑着轻轻摇了摇头,否定自己在见到周寒生之前的刻板印象,说道:“白马书院只看重学子的品行和才能。”
“说起司天君,她倒是1个奇女子!虽是武将,可她的文采也是斐然。你的岳丈武攸绪,更是1位大才。”
周寒生穿越以来,连武攸绪的面都没见过,怎会知道他才不才的,只得假装知道,点了点头。
两人说话的功夫,就到了妙笔长廊的顶头,也是雕刻诗句的起点。
周寒生注意到了墙上的第1首诗,是完整的7言。虽然文笔稍有些稚嫩,但情感层层递进,借景喻人表现得极好。
再1看落款,竟然又是徐明义的诗。
“你应该已经与他打过交道了。”文涵指着墙上的诗,继续说道,“这是徐明义十1岁时所写的诗。”
说到这里,文涵忽然打开了话匣子。
“约是9年前,圣人迁都的第3年。当时神都举办了1场盛大的诗会,还邀请到了许久不露面的文章4友,杜审言、李峤、崔融和苏味道。”
“诗会既然邀请到了他们4人,自然是要与他们切磋12的,于是诗会主人便出了1道诗题,想参加者皆可提笔作诗。”
“诗会上的才子多得是,但与文章4友斗诗,心中多少有些顾虑,便没人写出超过他们4人的诗作。”
“徐明义当日跟着伯父徐有功,也来到了诗会上。原本徐有功是带着他去见1见老友的,谁知徐明义听得诗会出的题,也在诗会上作了1首诗,就是墙上的这1首诗。”
“此诗1出,文章4友皆称是自己输了,而且输给了1名少年郎。”
“这件事不久之后,圣人就建立了白马书院,招收富有才能的少年郎。徐明义自然就成了白马书院的学子,他在诗会上所作的诗,也成了妙笔长廊上的第1首诗。”
“徐明义是我见过最有天赋的学子,3岁识千字,5岁能作诗,7岁写文章,十1岁与文章4友斗诗,还稍胜1筹。”
“只不过……读的书越是多,他的性格便越来越孤僻,还会贬低那些文采不如他的学子,不少学子都说他恃才傲物。”
“在没有参加科举以前,还没有人反驳他,皆当才子都有些怪罢了。但是未曾想他两次科举都榜上无名。若不是他平日成绩优异,真会让他退学。”
文涵严肃地看向周寒生,解释道:“此次让你与他同屋,主要是想让他多与人接触,也许他不孤僻之后,科举能有所成。”
“你是新人,对他不会有什么成见,而且你的诗才并不输于他。所以,在课业之余,还希望你能多多与徐明义交流沟通1下。”
周寒生没想到白马书院竟然给自己这么大1个担子,不过他看了徐明义的诗,觉得他确实是个人才,反正在学院里又没什么事情可以玩,倒不如试着当1回心理医生。
“是,师长,我会与徐明义好好相处的。”
“如此甚好,我现在带你去熟悉课程。”文涵满脸笑意,愈发看周寒生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