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最新地址:www.88dushu.net
88读书网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1223章 王朝格局

第1223章 王朝格局

第1223章 王朝格局

朱慎锥决定在缅甸的达贡设置总督,并由张献忠来当这个总督虽是临时起意,但实际上他早就有这个打算,缅甸的变化仅仅只是让他提前做了这件事罢了,而且张献忠也幸运地第一个成为了大明驻外的总督人选。

大明的问题朱慎锥看得明明白白,说实话太祖朱元璋在设置大明政治结构和官职方面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其中还包括当初让皇子塞边成为藩王的举动。

虽然朱元璋出身穷苦,从小没读过什么书,可在参加义军后朱元璋却看了不少书,而且他的天资也是极高的,短短数年中不仅学会了怎么读文章,更从书本中悟出了一番道理。

大明建国后,朱元璋就一直在考虑大明的政治结构和官职设置,并对此进行了多次调整,甚至包括他派皇子塞边也是出于深层考虑的,不得不说朱元璋作为一位开国君主不仅完全合格,更做到了许多王朝没能做成的事。

从朱元璋设置的这一套政治结构包括官职来看,几乎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不仅改变了之前历代王朝的一些先天不足,更因为他的智慧弥补了许多漏洞,从而使得大明的政治结构和官职设置在中华数千年来是最为合理,也最为完善的。

后世的历史学家往往评价清朝的政治结构和官职设置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是封建社会的集大成者。这个评价不能说错,可准确地来看,清朝之所以能做到这点不是因为清朝本身的缘故,而是清朝继承了明朝的制度,再在明朝制度上根据清朝的两元化的特殊情况进行补充,这才有了后来制度的产生。

所以说真正集封建社会大成者的不是清朝,而是明朝,也就是在明朝开国时期就由朱元璋制定的这一套政治结构。朱元璋在设置这套结构的时候几乎把什么都想到了,同时通过各方牵制和相互监督的机制进行完善,从理论来看毫无问题,而且这套政治结构能够运行近三百年没有大问题,也足以看出朱元璋的智慧。

但再完善的制度在现实推行中也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比如说大明开国之初朱元璋采取的皇子分封制度和中央朝廷集权制度并列的方式,这个情况仅仅维持了数十年而已,等到朱元璋驾崩,建文帝登基后就发生了变化,建文帝开始着手削藩,惧怕他的叔叔们在地方实力过于强大,再加上文官集团的影响,最终因手段的问题激起巨变,从而才有了后来朱棣靖难的结果。

朱棣以靖难身份登上皇位后却做了和建文帝一样的事,那就是进行削藩。不过和建文帝不同,这件事建文帝没有做成,但朱棣却做成了,当然这是因为两人的能力和手段的原因导致的区别。

因为这个情况,自朱棣起延续了整个洪武朝的皇子塞边实封的格局被打破,永乐年后随着削藩一步步奏效,再加上朱棣对藩王的刻意压制和防备,最终使得大明藩王从一开始拱卫皇室的存在变成了被皇室严加防范的对象。

从朱棣自己的角度来出发,他削藩的想法是没问题的,因为朱棣自己就是由藩王出身通过靖难方式登上的皇位。而等到他当了皇帝后必然害怕自己的其他兄弟或者侄子也效仿自己,万一也有人和他当年起兵一样造反怎么办?尤其是自己年龄不小了,一旦哪天驾崩,继任的皇帝没有自己的威望和手腕,压制不住这些人的话,那么说不定皇位就会被其他人给夺走。

在这种情况下,朱棣怎么可能放心呢?所以他一当上皇帝后就着手削藩,其态度和他当初当藩王的时候完全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就是这个道理,或者和西方人的谚语一样,屠龙少年最终自己成为了恶龙,朱棣在成为皇帝后马上就做了和当年建文帝一样的事。

而朱棣的这个做法虽然稳固了皇权,削弱了藩王的力量,但也彻底破坏了当初朱元璋绞尽脑汁想出来的以分封和中央集权结合的方式建立的制度。

由于藩王的权力大部分被夺走,大明藩王就此成了摆设,再加上皇室对藩王的警惕和防备,使得后来大明历代皇帝对藩王的看管极其严厉,最终导致藩王包括宗室被养成了“猪”,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群体非但无法成为皇室的屏障和守护者,反而成了大明的累赘和麻烦,而在历史上大明之所以在崇祯跑到歪脖子树吊死,明明依旧有着半壁江山,实力不亚于满清的情况下最终亡于内斗,其主要原因就是如此。

在解决了藩王之后,大明勋贵群体也在土木堡之变后一蹶不振,从而失去了朝中的权柄,使得朱元璋最初设置以宗室、勋贵协助皇室对抗文官集团的政治结构彻底瓦解。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88dushu.net』
相邻小说: 玄门神算卦太灵,火爆全京城! 长生剑,红尘仙 上班摸鱼被抓,反手拉女总裁下水 没考上大学的我,只好选择屠神了 你们都追女主?那女魔头我娶走了 离婚后豪门前夫彻底失了控 独宠外室?我入东宫转嫁病弱太子 我有99件先天至宝 诡舍 别人认真修仙,我送脑残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