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自卖自夸(1/2)

再过几个年头,玉阑地区才会撤销地区和玉阑县,改设地级市和县级区,但就发展来讲,却并没有因为名称的不同有什么变化。

作为本省南部要地,玉阑地区贯通三省,交接南北,一直是省里重点提倡建立区域中心的城市,只不过火车跑得快慢,也得看车头如何,发展的不瘟不火似乎也没什么办法。

罗学云乘坐地区运输公司的大客车,颠簸了三个多小时才到站,稍微收拾收拾就大街小巷摸门道,不把西瓜卖出去,腰杆不硬啊。

来之前,曹国宏虽然给他开了介绍信,证明他是来地区购买东西的,可依旧神情严肃地告诫他要放机灵一点,各地区对盲目流动到城里的农村人口管理不一,尽量还是不要沾惹麻烦。

罗学云耳聪目明,身轻体快,岂会如此蠢笨,被人抓个正着?

他很快找到当地的自由市场,人来人来好不热闹,三番五次确定安全后,从储物空间拉出架车,开始兜售西瓜。

“农家肥大西瓜,新鲜上市早尝鲜,一個赛过一个甜,只要两毛二一斤。”

挑好西瓜一刀斩为两半,摆在小木桌上,红通通的瓤顿时吸引一堆看客。

“能尝不?”

大妈领着菜篮子,眼睛直勾勾看着西瓜,果断开口。

罗学云运到如飞,切出ktv果盘标准的西瓜小牙,主动给看客们送去。

“尝一尝,看一看,又香又甜的大西瓜,只要两毛两分钱!”

眼看围观的人增多,罗学云更是不吝惜表演,洗脑一样的吆喝着广告词。

城里不比乡下,市民多是正儿八经发工资的,就算没工作的老头老太太,社区街道往往也会给他们找一些活计贴补家用,比如常见的糊火柴盒,纳鞋底等等。

所以他们手里比农民有钱,更具备消费潜力。

“便宜点,两毛钱我就称一个。”

大妈吃完,第一个下单。

罗学云故作苦笑道:“大娘,都是地里辛苦拉过来的,费了俺全家不少心血,真不贵。”

大妈撇撇嘴道:“咱家一块两块钱也不是大水趟来的。”

“两毛一行不,零头我主动抹了。”

围观群众还挺有耐心,也不插话,都是在等着大妈把价格打下来。

“称这个。”

大妈松口。

罗学云麻利上手,四斤六两,只收九毛六,抹掉收不上来的六厘。

懂数的人一算计,发现价格只有两毛一不到,觉得可行,纷纷下单。

不多时一车卖去七七八八,罗学云连忙拉车到僻静处补满一车,继续卖瓜。

卖瓜的同时,罗学云也在观察市场上的摊贩,他想故技重施,寻找一个辛贵样式能代销或者吃下大量订单的伙伴。

主要是现在计划经济还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上布票肉票尚未取消,国营蔬菜公司大行其道,他初来乍到勾搭不上硬关系,否则区区两万斤西瓜,在集体采购上一过,数量小的连根毛都算不上。

罗学云已经瞧上一个小伙,他是卖蔬菜的,不过心思完全不在摊位上,经常眼神扫射到罗学云身上。

眼见一车瓜卖完,罗学云主动上前搭话,顺手递过去一支烟。

“兄弟怎么称呼?”

“谢了,我不吸烟。”

小伙摆手婉拒。

罗学云将烟插回烟盒,笑道:“若不是为了跟人打招呼,我也不稀得抽这玩意,伤肺。”

“我抽不起。”小伙回答得很干脆,“不敢沾上。”

卖菜,不敢抽烟,实话实说,窘迫……,可能是附近城郊农民,在家里不受宠,有责任心,缺钱,一连串想法在罗学云脑海跳出来,这确是做生意经常跟不少人打交道的收获之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