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最新地址:www.88dushu.net
88读书网 > 春秋王旗 > 第115章 有段顺口溜

第115章 有段顺口溜

御书房中寂静无声,落针可闻,只有常年跟在皇帝身侧的那位大太监在缓缓研磨,墨块偶尔磕碰在那方澄泥砚的山壁上,才会有一些不太明显的细微声响。

新????书吧→

皇帝沉默良久突然开口,没头没脑问了一句,“山野之中那些落草为寇的草莽们,惯常爱说的一句话叫什么来著?”

大太监忙著为陛下添茶送水,研磨掭笔,听见皇帝问话时,先是微微抬眸看了眼坐在下边的诸位大人,见他们都没有要说话的意思,就知道该自己开口了,於是赶忙恭敬答道:“陛下,是『替天行道,杀富济贫』。”

皇帝点了点头,又不说话了。

大太监也没打算猜测陛下此言何意,继续不慌不忙做著手中的事。

有些该他知道的,他都知道,不该他知道的,他就都不知道,宫人做到他这个份上,聪不聪明都不是最要紧的,最关键是得懂分寸,得知道什么时候该聪明,什么时候不该聪明。

皇帝姜世基又沉默了片刻,抬头看了眼下方的诸位朝臣,突然道:“滸山郡遭灾,国库这边的賑灾粮筹集得如何了?”

被问话的户部尚书是个刚刚上任不久的新官,在担任號称钱袋子的户部部堂之前,曾是离京不远的一位地方郡守,因为政绩卓著,连续五年得了吏部考功司那边甲等上的考评,这才被皇帝看中,一道詔书提进京来,破格做了户部堂官。

官场修行多年,有些事他懂得很多,但有些事,他其实不太明白。

此刻听见皇帝发问,这位陈尚书自觉在陛下面前露脸的时机到了,所以就一脸喜气准备起身回稟,但他屁股还没离开那张椅子,就突然看到坐在斜对面的那位张阁老微微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

这位张阁老如今年事已高,超过七十岁的高龄,自然已是鬚髮皆白了,坐在那里不说话时,就总容易让人觉得他好像是已经睡著了。

但就是这样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微微抬起眼皮的那一瞬,陈尚书只觉得有一种头顶髮根都要立起来的凉意,一时间愣在了椅子上没能起身,更没能抓到那一闪即逝的开口机会。

薑蓉国皇帝好似都没看见下面这些人的各自反应,抬头见那陈尚书坐在椅子上,呆呆地不知道在想什么,於是就轻笑了一声,“看来陈尚书履职不久,对你们户部的事还不太清楚,那不如就左相来说一说?”

薑蓉国以左为尊,所谓左相,就正是百官之首,由他来替麾下的户部尚书奏对皇帝问话,也算在情理之中。

被突兀点名的左相也没觉得意外,更没有转头看那位脸色开始逐渐发白的陈尚书,很自然地从椅子上起身,朝著皇帝陛下躬身行礼,回道:“启稟陛下,近年来天时不利,百姓田亩歉收,国库税收锐减,加上各地多有开仓賑灾、平准糴糶之举,故而这一次滸山郡的賑灾粮食恐难以一次凑齐,其余的包括安置流民,入殮已故百姓等事,恐怕也有困难。”

那前一刻还因为错过了君前奏对,有些惴惴不安的户部陈尚书,再听到丞相大人如此回稟,就更加地惶惶不解。

薑蓉国向来少有征战,加上各地山水神灵一直兢兢业业履职尽责,所以年年百姓丰收,去年的各地税粮陆续运抵京城官仓后,因为主旨收纳正租的国库正仓那边装不下,他还著人將一部分旧粮挪到了义仓之中,就正是为了有天灾人祸时可以开仓放粮,以备需賑灾的不时之需。

可此刻到了丞相大人口中,怎么就成了年收欠丰,还余粮不足了?

陈尚书此刻甚至忍不住都已经开始心底发慌,忖度著莫不是丞相大人觉得自己这个下属办事不利,落了他的面子,所以在这里给自己穿小鞋?

这御书房中在座的,都是薑蓉国的栋樑重臣,人人都是混跡官场多年的老油条,听话听音,在听到那左相一番睁眼说瞎话之后,有些本来还不明白的,此时自然该明白的也都明白了。

此刻见那个雏儿愣头青一样的陈尚书,还在一脸疑惑外加惶恐,有些人就不免开始暗暗摇头,果然这地方官好做,京官难当啊,地方上为政当官,看似风生水起,到头来竟连脑子都养废了?

皇帝陛下看了眼左相,突然就像是被这位左膀右臂的一番奏对给气到了,微微沉下脸来冷冷道:“朕一直相信,诸位臣工是我薑蓉国的顶梁肱骨!这一国天下事交给诸位,朕也一直很放心!结果到头来,你们就是如此为国理政,为民解忧的?百姓遭了灾,你们却说朝廷拿不出賑灾粮,尔等就这么回报朕的信任?”

说著话,这位薑蓉国皇帝像是气狠了,顺手抄起面前御案上一摞奏章直接砸了下去,好巧不巧,姜一先前递过来的那份邸报就在其中,偏又在落地时直接展开来铺在了地上。

眾臣眼见皇帝陛下发怒,一个个不管情不情愿,都赶忙起身告罪,“陛下息怒,臣等有罪。”

有人眼尖,看到那封摊开的邸报,已经明白了皇帝在上演眼前这一出前,看到的是什么。

今日商议賑灾事宜,本不该在此处的刑部尚书立刻横跨一步,从官服袖口中掏出来一本奏章,双手举在头顶,低头朗声道:“臣刑部陶潜,有本奏。”

皇帝瞥了眼这个没眼力的刑部尚书,没好气道:“陶尚书主管刑狱,有何事非要在此时奏报?不知道今日议的是賑灾一事?”

刑部尚书陶潜依旧低著头,脸色平静,继续道:“臣参西境曲容郡豪商曲氏,一参曲氏以家资买通地方郡守官吏,卖官鬻爵,又干犯朝廷律法,私贩违禁货品从中牟利;二参曲氏借北境滸山郡遭灾之际,大肆收购地方钱粮,囤积居奇,高价卖出,大发国难財;三参曲氏门下子弟,欺男霸女为祸乡里,曲氏家主官商勾结为子弟平事,招致各地百姓怨声载道,民心不稳!”

陶尚书劈里啪啦说了一堆,临了又补了一句,“曲氏其余罪状犹有一十三条,罪大恶极,罄竹难书!臣请陛下严查,从重严惩曲氏,以儆效尤,安百姓之心,稳社稷之重!”

在这位陶尚书说话的过程里,那位伺候在皇帝身侧的大太监,已然小碎步走到了他身前来接过那本厚厚的奏章,又快速走回御案前,將之恭敬递给了皇帝陛下。

皇帝姜世基接过那奏章的一瞬间眉头微皱,又翻开奏章看了几眼,终於脸色更沉了下来,怒道:“好好好,好一个曲氏!朕的百姓还在居无定所,连稀糠都喝不上一顿饱,他曲氏倒已经开始当上二皇帝了!”

说著,皇帝一把將手中那本厚得不像话的奏章砸了下去,冷冷道:“三法司立刻一同派人去曲容郡,给朕好好查一查这奏本上的事是否属实?”

“一旦查实,曲氏一干人等即刻拿下,押送回京问罪,其家財由户部派人前往登记造册,全数抄没充公,钱物不必再送回京城,直接送往滸山郡以作賑灾之用。”

“与曲氏有所勾连者,允其投案自首,可予从轻发落,拒不认罪者从重处罚,凡有抗法不从者,一律杀无赦!”

……

好好的一场小朝会,从商议賑灾一事起头,到皇帝陛下判罚曲氏落幕,虎头虎尾,却是前后相关的两件事,至於那条为祸地方的地龙,好像反而没说什么太多的结论,连那个准备著人勘验捉拿的事,好像都忘了说。

户部陈尚书一头雾水,晕晕乎乎出了皇帝陛下的御书房。

眼见同来的各位大人一个个脸色自若就此离开,去往了各处政堂办差,陈尚书只觉得后背有些发寒,比之前那位张阁老那不轻不重的一个眼神,更让他如芒在背。

刻意慢了眾人一步的刑部尚书陶潜,此时才笑眯眯走到了陈尚书身侧,看著这位一脸苍白的同僚,笑道:“陈尚书这是怎么了?身体有恙?要不要请个太医来为你诊治一二?”

陈尚书转头看了眼陶潜,突然一把抓住他的手臂,低声道:“陶大人怎么知道陛下要处置那曲氏?”

陶潜挑眉笑了笑,“陈大人为何有如此一说?陛下的事,岂是我一个臣子可以揣测的?”

陈尚书一脸的不信,今日这一场,从那位皇帝近卫递过来那册邸报开始,后面所有的事摆明了都是早就安排好的,就连那位张阁老那轻飘飘的一记眼神都是!

即便不是提前商量好的,最起码也都是心有灵犀!

还有眼前这位陶潜陶大人,一个刑部尚书不请自来参加賑灾小朝议,刚开始一言不发闭目养神,一等到陛下发怒,就立刻从袖袋中掏出一册参奏曲氏的奏本,这不还是摆明了是早就备好的,就在等某个机会?

陶尚书看了眼这位同僚的表情,笑著摇了摇头,上身微倾朝他身边凑了凑,小声道:“陈大人,在京为官,有些事你还得多学一学,我不妨告诉你个小秘密,那本为难曲氏的奏本,我揣在身上已经一个月有余了,等的就是今天这个时机。”

陈尚书一愣,疑惑道:“你怎么知道一定会用上?”

陶潜见自己都点他如此明显了还点不透,不免有些好笑又有些无奈,换了个话题道:“你不觉得今日这一场太直白了?前脚刚说完賑灾缺粮,后脚就翻出来个曲氏?”

他抬起头四处看了看,见周围没人,这才低下头来又小声道:“咱们这位陛下歷来重声名,为何会把事情做得如此明显?我说句大不敬的话,吃相都已如此难看了,你就没想过为什么?”

陈尚书只觉得自己当年在地方上一路摸爬滚打,用了几十斤的脑子才爬到郡守的位置上,与今日这一场相比,那些事好像还是有些太过小儿科了。

陶潜一笑,“白云剑山出了什么事,想必陈大人多少是有些耳闻的,除此之外,那街头巷尾的顺口溜,陈大人有空也不妨多听一听。”

说罢,这位刑部尚书就不再多说什么,告辞一声便匆匆离开了,他还得找那大理寺跟御史台的两位大人,去商量一下查抄曲氏的事情,这事得快,不能叫那曲氏反应过来。

户部陈尚书愣愣站在空旷的皇宫御道上,久久回不过神。他突然想起来之前自己那个负责赶车的车夫,有次替他赶车时曾无意间念过几句顺口溜,还说是从街头小儿那里学来的,最近几日念的人很多。

他当时就觉得那顺口溜不像话,还为此大骂了车夫一通。

那段足可称之为大逆不道的言辞,却能在天子脚下的京城中传开,如今再看来,好像是有些诡异了。

“薑蓉国,姓两家,姜家女,曲家抓,姜皇帝坐朝勤政殿,曲皇帝卖官一把抓,勤勤恳恳你当朝,腰缠万贯我怕啥。”

……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88dushu.net』
相邻小说: 这豪门小娇妻我不当了 山间云月尽相逢 从摸尸体开始的勇者玩家 万古帝婿(老鬼) 向地狱进发 我在异世界开报社 乔荞商陆 无敌皇太子武元 相亲当天和豪门大佬闪婚了乔荞商陆 武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