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剑山座落在龙池洲东南之地已有数千年,虽然不像四大剑宗一样有那么久远的年岁,但那座以三柄巨剑搭成的山门,也已经在龙池洲东南地界树立了数千年之久。|!¤*'~``~'*¤!| 6??????x.???? |!¤*'~``~'*¤!|
如同四大剑宗一直都有那个联名的称號一样,白云剑山与另外三座山门之间,也同样有联名之谊。
虽然这四座更小一些的剑修山门,都不太够担得起“剑宗”二字,无缘將那顶玉冠戴在头顶,但江湖人之间也还是惯於將他们合称为“四小剑宗”,正好与那“四大剑宗”相对。
白云剑山屹立龙池洲东南已有七八千年,几乎是一洲东南地界上最出名的仙家福地,即便是有些旁的山门能够同样位列四品仙门,但他们也依旧还是愿意奉那座剑山为首,足见其地位之高,不言而喻。
白云剑山开山祖师白首,七千六百年前凭藉一人之力在龙池洲东南树立起这座山门,让原本只有元嘉剑宗一门剑仙的龙池洲,有了第二群剑修。
同样还是这位剑山祖师爷,当年独自一人仗剑出海,远游海上,在短短二百年间就以他一个人挣到手的战功,將一座原本只有五品的宗门拔升到了四品。
乍看起来,这五品与四品之间只有一品之差,可九洲江湖仙门千千万,很多仙家福地聚集一门上下无数人十代百代之功都升不了一个阶品,可这位祖师爷只靠一人就能做到,那一身本事不可谓不大。
按照中土的规矩,五品仙门晋升四品,一是在那本勒功帐簿上积攒足够的功劳,二是要有至少一位十境修士,三径皆可,还有一些其他大大小小的要求。
旁的准备暂且不提,单从这最主要的两条看来,至少也说明了在那两百年间,这位白首剑仙已经从九境仙人升到了十境问道。
另外,他当年仗剑出海之后,曾在九洲之外斩杀了一名达到酆都阴帅级別的鬼族修士,提著其头颅去往临渊学宫的那一趟路,曾让无数天下修士震惊!
那不仅是战力的问题,还得看运气,毕竟不是谁都有好运,能够出海一趟就碰上一头阴帅的,更多时候,其实是撞上的打不过,能打过的遇不著。
当初盐官大阵一战,那位领军到达凉州的酆都祭酒,是曾经现身罗酆山巔的那位红袍鬼王麾下第一人,其实也不过就是阴帅级別,只不过他是靠脑子吃饭的角色,战力高低反倒並不太重要而已。
整个北海酆都麾下,明面上的阴帅一共也才十个。
白云剑山那位开山祖师爷大概是个閒不住的人,用了二百年就將境界推到十境问道,又將手下那座宗门拔升到四品,但依旧不曾安稳呆在剑山,而是再次仗剑出海,继续去往九洲海外猎鬼,每过几百年才会偶尔回来一趟。
如今很多剑山门下弟子,除了看一看那幅掛在祖师堂內最上首的掛像之外,其实都没真正见过自家祖师爷长什么样子,说不准有时候在江湖路上遇见了,都容易相逢不识,直接將自家祖师爷给撞倒。
白云剑山虽名为剑山,但当然不会是只有一座独峰,整个剑山福地辖境內大大小小总计有二十多座仙山,群山环抱,层峦叠嶂,气象万千,一派云蒸霞蔚的仙家风范。
这二十多座仙山各自功用並不相同,对於整个剑山而言,除了那作为歷代宗主道场的主峰白云峰之外,其余的各座仙山都被分成了不同的用处。
供奉祖师堂的祖山,司库一脉储存天材地宝、金银財物的府库,传法一脉收纳秘籍经藏的藏经洞,掌律一脉主持科律仪典的戒律堂,知事一脉处置邸报消息的知事楼,再比如门下弟子比武练剑修行之用的演武校场,还有培植天材地宝的灵园,建造长老弟子们居住的洞窟楼宇,还有供外门杂役居住和忙碌的外山,用途驳杂,形形色色,满满当当。
除此之外,后山那边还有座立地万丈的挺拔独峰,乃是整个剑山门下歷代弟子大限之后的最终归处,所有预感大限將至的门內剑修,不论境界高低,最终都会独自登上这座独峰不再下山,直等归葬於此。
此山名为剑山,又名白云,正是白云剑山的得名由来,一座独峰,剑气冲霄。
如今的白云剑山祖师堂,祖师爷已有七八百年未曾真正现身过,山门之內的一切事务,大事自然是要由那位九境剑仙的宗主白姜亲自主持,小一些的就交由四大长老去商量著办,再小一些的就让祖师堂內各位长老按照各自职责自己拿主意。
剑修一脉,歷来一颗道心都掛在手中三尺剑上,经营山门一应俗务这种事太过纷繁复杂,於他们而言既不擅长,也不喜好,所以有些能让別人分担的,就儘量都分给別人去看著就好,不来打扰各位剑修练剑最好。
今日,刚刚接掌魏氏一门家主权柄的魏文侯,带著府中几位说得上话的长老一起到了剑山,恭恭敬敬请那在山门前负责守山的剑山弟子代为通报,说是魏氏新任家主前来拜山,谢过多年来剑山上下对魏氏一门的照拂。
魏文侯话说的比较好听,叫作拜山致谢,可明白一些事理的都知道,这一行人就是来登门纳投名状的,魏氏要靠著白云剑山过日子,一门上下自然要奉剑山为首,新任家主上任这么大的事,不向上宗纳状岂能说得过去?
这就跟那世俗王朝之中的某些官员上任地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拜码头,又或是做买卖的富豪商贾,到了人家的地盘上开店,也得先送一送孝敬,打点好各位官老爷,才好开门做买卖,基本都是一个道理。
双方纳过了投名状,才能知道对方是自己人,也才好勾肩搭背一起做买卖赚钱不是?
某些愣头青总以为腰缠万贯就能鼻孔朝天,天老大,地老二,老子第三,可这样的人到最后,往往那手里的买卖都做不长久。
剑山现任宗主白姜,一位练气九境巔峰的剑仙,醉心剑道,近期又是在坐关试图破境的关键时候,哪里顾得上这种所谓拜山的繁杂俗务?也更不会有不开眼的门下弟子,敢在这个时候去敲宗主闭关的那座石门。
如此一来,这个会客的重任便又落在了那四位掌实权的长老身上。
剑山掌律是位面冷心硬的八境元婴修士,往日里都忙著操心剑山门下弟子有无犯禁之举,对於这种与人虚与委蛇的场面事,歷来不精通,也没兴趣,故而都懒得见客。
传法长老醉心剑道,同样是位八境元婴,但每日里都呆在自己那座洞府之中,要么忙忙碌碌鼓捣那些剑道秘籍,要不就是忙著为各位剑修一脉的长老、弟子们指点修行,帮著门下剑修们修行更顺,剑道更长,也根本顾不上见什么魏氏家主。
那位负责为剑山打探消息的知事长老则是去了中土神洲,还没回来。
所以到了最后,就只有司库长老一人接待魏氏家主,而这位掌管白云剑山宗门流水財权的司库长老,刚刚好就是姓魏,去见客时还带上了同在剑山的几位同姓剑修。
魏文侯带著手下几位不苟言笑的魏氏长老一起进了白云剑山的山门,又跟著那领路的小童去往剑山客堂,面见自家老祖宗。
如此一来,就等於是自家人接待自家人,双方都是熟人,一半是山上剑修,一半是山下魏氏,其乐融融,满堂皆姓魏。
……
群山之间白云峰,是为白云剑山主峰,也是宗主白姜的道场所在,自打前些天这位剑山宗主传下法旨,说他要闭关破境之后,除了宗主坐下负责伺候起居的两位童子之外,整个白云峰就不剩什么人了。
仙家修士破境是大事,境界越到高处,破境便会越发艰难,动輒就是要命的凶险事,能像楚元宵那样悄无声息把三径三境给混过去的,也只能是在低阶修士那里才有可能。
九境破十境,等於要踏上修行十二境的最后上三境,於九、十之间的那道关隘,会比之前的各个三境之间大关隘都要更加凶险万分,不仅要突破境界关隘,更要应对雷劫降世,某些修行底子太扎实的,还极有可能在这一关就提前遇上那防不胜防的心魔作祟。
重重叠叠的麻烦事,哪一样有缺,都是身死道消的悲惨下场,过往受过的无数修行苦楚,自然也就等於是白受了。
事关重大,马虎不得,自然也不能有旁人打扰。
白云剑山並无本家主脉一说,那位开山祖师爷虽然立起了剑山的山门,但从未说过歷代当家人都只能姓白,只是白氏后辈子弟歷来爭气,所以都能一直將宗主之位牢牢拿在手中,从无缺漏。
可到了白姜这一代,少有老祖宗照拂的白氏终於是开始有些势微,一门皆练剑的白氏能拿得出手的剑修也已所剩不多,如今有九境仙人的宗主白姜在,就还能压服门內剑修,但万一此次白姜破境有失,老祖宗白首又不能及时赶回的话,恐怕白云剑山自此以后就真的要不姓白了。
所以整个白氏无暇他顾,都在专心致志盯著白云峰,希冀著只要宗主白姜能破入十境,则其寿限就会真正暴涨,到时候即便老祖宗白首久久不归,白氏也能安枕无虞,整个大势成败都在此一举。
——
白云剑山辖界边缘,一座路边酒肆。
楚元宵一行四人坐在一张酒桌边上,生意忙碌的酒肆掌柜端上了酒水之后,就忙著招呼別的客人去了,所以四人之间的閒谈並无旁人打扰。
此刻的四人其实都有些沉默,自从蒙眼的魏臣在过了螭城以后的薑蓉国境內那条河边,一鸣惊人,一出手就弄死了五六十条人命,又將一个乘兴而来的老元婴给直接弄得道心崩溃,一疯了事之后,楚元宵他们三个就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一行人嘻嘻哈哈了一路,结果到头来发现,身边跟著个扮猪吃虎的傢伙,还一出手就下手极重,五十多人命,一眨眼就没了,连余人都有些害怕。
此刻,楚元宵看了眼不远处地势不断隆起,遥遥可见白云剑山那祥云繚绕的仙山福地,犹豫了一瞬之后还是开口说话了,只是不再能像以前那样毫无顾忌。
“魏氏设局要谋夺白云剑山,是想让那位白宗主破境失败?”
魏臣先点了点头,但很快又摇了摇头,“不光如此,光是一个宗主身死,並不能让一座四品山门直接俯首,尤其是一群剑修,脾气直,杀气大,更何况魏文侯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跟著外人,剑修一脉不可能答应的。”
少年人点了点头,有些迟疑地看了眼那魏臣,“你们魏氏…”
魏臣好像是知道他要说什么,淡淡道:“你之前说过,我之前也说过,魏氏急功近利是事实,无所不用其极也是事实,为了自家姓氏长青,不管旁人死活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蒙眼年轻人说著话,有些遗憾地摇了摇头,“有些人脑子很好,但眼光实在不怎么样,跟外人谈好了什么条件不难猜,明摆著被自己人盯上了也是事实,只差一步就是抄家灭族了。这种时候,与其让他们蠢死在別人手里,不如我自己来下手,最起码还能藉此换一份功劳,我就也能保住另外一些人。”
新????书吧→
“家族大了,什么人都会有,也总有些人是不该死的。”
余人其实同样有些震惊於魏臣那个前后天差地別的变化,但此刻听到两人之间这並不连贯的交谈,忍不住有些好奇道:“那位剑山宗主是九境破十境,如此大的事情,不可能什么防备都不做吧?魏氏拿什么来破坏一个九境剑仙的破境?”
魏臣闻言,脸色突然有些奇怪,语气中好像也带著些淡淡的古怪意味,“这个锅得让白云剑山那位开山祖师爷自己背。”
白云剑山那位祖师爷,当初大概是为了敦促白氏子弟好好修行,所以並未明確说要让每一代的宗主都姓白,只说了有能者居之,如此做法不能说没用,白氏如今確实是一门都在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