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火星车要考虑到火星风暴的问题。
但实际上在开发的过程中,如果真实打造一辆能抗住火星风暴的火星车,几乎相当于搞科研了。
章昊是拍电影,不是上火星。
所以火星车只是外表看起来是火星,除了能行驶,仪表板能用,还有内置摄影系统,以及太阳能充电之外。
其他的部分,比如制造材质都是简化版的,所以别说火星风暴了,连地球大风骑士都有点扛不住。
好在,这确实是小问题。
随后工程师把三辆车的零件凑合给一辆车,让剧组还有车可用。
又空运过来缺失或者损坏零件部分的替代品,修复了其他两辆车。
当然,道具组的相关人员被狠狠骂了一顿,然后该负责的负责,就这样了。
“蒋惜,无人机没问题吧?”章昊问道。
蒋惜比了一个ok的手势:“导演,没问题……”
“那好,控制无人机起飞,给我来一个超大广角镜头。”章昊说道。
在蒋惜的控制下,搭载了iposer的3d特技调整也比那时高级多了,这让《火星救援》的3d剪辑更加轻松愉悦。
当然,有人可能会问了,怎么这么多系统,都是英文字母,为什么不换成中文的?
这个问题问得好,因为这些系统都是好莱坞开发的,章昊团队偷师学过来的。
翻译成中文,章昊也不知道该取什么名字好,索性就用老外取好的名字。
毕竟团队成员都在好莱坞工作过,对这些称呼和系统的工作方式都很熟悉。
名字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会不会,以及能不能化为自己的东西,为自己所用。
如果抱着敌视的态度,觉得学人家洋气叫英文名,就不用这些先进的技术了,和我带清的闭关锁国有什么区别?
如果这都非要说舔,章昊也没办法,只好随他们去吧,反正不耽误章昊拍电影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