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古刹原本也是一关,及至刹前,大门之上,一个书写着“梦忘川”三字的匾额当先映入眼帘。
在斑驳的朱漆大门两侧,门住上书写着一副对联,上联是:“梦断忘川梦忘川,梦牵忘川梦”;下联是:“天绝舒情天舒情,天佑舒情天”。
仅是看这副对联,怎么看怎么觉得是一种小女子的心态,反正与这个古刹的格调毫不搭界。
所谓刹,其实是寺庙的另一种称呼,因而毫无疑问,这古刹定然是一处佛门净地,横亘在通往鬼门关的路上,我必要从中穿过才可。
自打有了星华法士的出现,我已深知自己与佛门也有着一定联系,因而面对这“梦忘川”的古刹之时,心里也就正色了些,与在洞天福天前一样,我将自己整理的爽利了些,这才轻叩大门,并高呼道号:“无量寿佛,道门第八世阴阳童子李梁拜觐名刹,叩问佛缘,我佛慈悲,阿弥陀佛。”
一般来讲,道门中人尊的是天尊,不必执阿弥陀佛礼,呼一声佛门法号,是出于敬重的目的,这与信仰无关。
我这一声法号呼毕,那朱漆大门“吱呀”一声便缓缓打开,随后耳际便传来了阵阵颂经之声,我并不懂对方所颂的是哪一部经文,只觉得这声音韵味儿十足,悠悠然然,听在心里,瞬间就有一种清心明目之感,比清心明目咒也不遑多让。
虽然门开了,但并没有任何人出现,我循着颂经之声往里看去,刹中只有一座殿宇,正对着刹门,上面同样题刻着一个金字大匾,上书“大雄宝殿”,殿门前同样有一副对联,两边加起来,却仅仅只有八个字:“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这两句是佛门中人劝度世人常用的一句话,坊间到处都传,我对此并不讶异。
提步向前,迈入大雄宝殿之中,内中布局与阳世的佛寺没会么太大的两样,三座佛祖金身当殿而立,正中是释迦牟尼佛,右侧是阿弥陀佛,左侧是药师佛。
此间三世佛像是俗称的“横三世佛”,代表的三种空间,即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和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
坊间一些大雄宝殿的三世佛像布局为“竖三世佛”,代表的是三种时间,分别为过去世迦叶佛,现在世释迦牟尼佛和未来世弥勒佛。
这其中自然有一些佛门典故,我不做详细说明了。
进入殿中,除了各处所立的佛像金身之外,再无他人。
在进殿之前,我以为颂经之人就在殿中,但进了殿以后,又觉得颂经之人是在门外,心里自然非常讶异。
虽然讶异,但我并不打算深究其中的原因,有道是隔行如隔山,我来此处不过是借道,见了佛门圣迹尽了自己的礼数就行,佛门中有几多神秘,我一个道门中人不必想的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