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再强,也遭不住三番五次被碾压啊。
湘水之败。
钟武惨败。
撤退的路上还被打败了两次。
让诸葛亮情何以堪?
他感觉自己这条原本翱翔于九天的卧龙,身上的鳞片都快被苏家军拔光了。
偏偏,被人拔了逆鳞,他还没有办法还击。
憋屈啊!
但是……越磨砺,越锋芒。
掉光了鳞片的卧龙,有可能不会堕落成咸鱼。
反而会浴火重生,飞龙在天!
有那么一瞬间,一丝清明浮现于诸葛亮脑海中。
连续的惨败让他收起了骄傲,也让他收获了成长。
洗尽铅华,终成大道。
如果苏烈在这里,就可以通过系统清楚的看到:
诸葛亮成功晋级为至尊无双谋士!
而他,还不足三十岁!
无悲无喜的声音从诸葛亮口中发出:
“走吧。”
平静到极致的语言,洗涤着手下众人的心灵。
人们收起颓然的情绪,跟随诸葛亮直奔阴山而去。
当庞统带着人马追上来的时候。
诸葛亮早已不知去向了。
“今日放虎归山,便如同纵蛟龙入海,日后必定后患无穷啊。”
庞统遗憾的叹息声,经久不息……
诸葛亮可以从容面对失败。
并且在失败中获得成长。
但有些人就没这么豁达了。
千里之外,冀、青交接处。
魏将蔡阳愤怒的对传令兵咆哮着:
“什么?魏公传令后撤?真正的战斗还没打响,怎么能撤?”
“我外甥秦琪的血海深仇,难道不报了吗?”
魏军东、西两路先锋被苏家军击败。
夏侯惇重伤败退。
夏侯渊身死阵前。
曹操综合考量之后,决定就此撤军。
不再继续和苏烈掰手腕了。
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两路先锋合计六万人,被苏家军打的片甲不留。
对魏军主力部队影响极大。
士气一落千丈。
没有士气的部队,还怎么攻城略地?
曹操对此看的很清楚。
即便他强行打下去,最终也不可能占到什么便宜。
倒不如就此退兵。
回去痛定思痛、厉兵秣马。
再来向苏烈讨回旧债。
只可惜曹操看的清楚,不代表所有人都看的清楚。
比如蔡阳。
他是夏侯渊提拔的武将。
自然想要为夏侯渊报仇雪恨。
而且他的外甥秦琪,死在了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之下。
作为舅舅,怎么能带着秦琪的尸体回去?
这让他怎么跟秦琪的父母交代?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妙才将军和我外甥的大仇,我是一定要报的!”
“其他的人我不管,爱撤就撤吧。但是我蔡阳,誓与苏定方血战到底!”
胜利可以冲昏一个人的头脑。
仇恨可以蒙蔽人们的双眼。
很不巧,蔡阳这两样都占了。
夏侯渊打下的那几座县城,蔡阳居功至伟。
所以在他看来,苏家军也没什么可怕的。
远不如外界传闻的那么可怕。
既然不可怕,何必撤退?
头脑被冲昏、双眼被蒙蔽的蔡阳,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他能打下那几座县城,因为他面对的对手,只是苏家军中的地方部队。
而接下来他要面对的,是让曹操都为之色变的苏家军精锐部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