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员战神级别的大将,同时行礼领命而去。
派出去了两路兵马还不够。
苏烈伸手按在面前的桌子上。
沉声说道:
“传令全军,立刻整军出发!三日之内攻占逍遥津!”
“伯符、公瑾、子义!你们依旧是我军先锋,在前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苏烈拿出了破釜沉舟的决心。
誓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攻克逍遥津!
然而凡事总有意外。
素来战无不胜的苏家军,这次却遭到了强烈的反抗。
连续猛攻了逍遥津两天。
依旧未能成功占领这处要塞。
驻守逍遥津的人,是袁术手下的第二号谋士杨弘。
说心里话。
苏烈搜遍了记忆中的每一个角落。
也没能找到与杨弘相关的资料。
说明此人在历史或者演义中,都不是什么太重要的角色。
不然的话。
身后考古系高材生的苏烈,怎么会不知道他的名号呢?
可就是只有一个不怎么出名的人。
而且还是文人出身的家伙。
硬是展现出了铁血硬汉的气质。
愣把苏家军阻挡在了逍遥津之外。
不得不说。
汉末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
耀眼的名字实在是太多了。
以至于把那些不太耀眼的人,完全掩盖住了。
导致许多有才华的人,却未能名留青史。
被后人遗忘在了历史长河的角落里。
但并不能说被遗忘的这些人,是没有真本事的。
比如杨弘。
以两万兵力,而且其中一般还是纪灵部下的败兵。
能和苏家军硬掰手腕。
可见杨
弘绝不是泛泛之辈。
要知道,他身边可没有什么像样的武将。
手下士兵也没有铁剑锐士、玄甲军这样的精锐。
这个人不一般呐。
苏烈不得已暂缓了强攻的节奏。
回到中军大帐内。
和刘伯温等谋士商议着破敌之策。
这一次率先献策的。
是道士出身的于吉。
俗称:
于老骗子。
“主公,我以前在江东行道时,曾经听说过杨弘这个人。”
“他是袁家的门生,袁术刚成为南阳太守的时候,他就追随在袁术身边了。”
“此人最大的弱点,便是忠心耿耿。想袁术之所想,急袁术之所急。”
流出几秒钟的时间,让苏烈和其他人消化了一下。
于老骗子继续说道:
“若是我们把之前投降的袁军降兵散出去,让他们四处散播袁术在和曹操争斗的过程中,遇刺身亡的话……”
嗯!
苏烈顿时双眼一亮。
如果于吉所言不虚。
杨弘真的对袁术忠心不二的话。
一旦听到袁术遇刺身亡的消息,杨弘必定会方寸大乱!
破敌的机会不就来了吗?
刘伯温细细的想了片刻。
为于老骗子的计划补上完美一刀:
“单单是依靠降兵的话,恐怕力度还不够。”
“杨弘能抵挡我军两明他还是有点智商的,相信他很快就能查清降兵的身份。”
“确认这些降兵是纪灵的部下,而并非在淮北战场败退下来的残兵。”
轻摇手中的羽扇。
刘伯温含笑看向了于吉:
“听说道长此前在
江淮之地,逗留了数年之久。”
“想来道长当初没少忽悠……额,没少向世人传道授业解惑吧?”
“为了增加假消息的真实性,还要劳烦道长重操旧业了。”
降兵的身份很容易被查出来。
可要是当地的老百姓也这么说呢?
众口一词。
杨弘必定会难辨真假。
主动把自己送入布置好的陷阱中。
至于怎么让老百姓和降兵的说词保持一致。
那就要看咱们于老骗子的本事了。
忽悠人这一块儿。
于吉始终是拿捏的死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