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百年香火,灿灿纯金(2/2)

身后韩同、林甲等人微微一怔,也都发现了异样,齐刷刷看向了黎渊所在的院落。

咔擦!

有电蛇划破长空,雷声却是从地上炸开的。

肉眼可见,层层气浪扩散,伴随着一层比夜色更黑的光芒,将黎渊所在的院落笼罩。

“这是?”

斗月和尚止步,袖袍一荡,将身后几人拦住。

林甲等人神色变化,却见那黑光如水层层扩散,又像是火焰在剧烈燃烧。

“昂!”

似有龙吟伴随着雷声炸裂,啸声激荡,十里之外亦可闻。

斗月挑眉。

那如潮如火的黑光沸腾激荡数次,竟有一头宛如实质般的墨龙自其中探出爪牙、龙首。

隔着数里之地,与山道上的众人对视。

“好一条雷龙!”

斗月和尚抚掌赞叹,继而跨步而去。

林甲皱眉看向韩同,后者微微一笑,也随之走上前去。

……

呼!

呼呼!

院子中,狂风呼啸,吹卷雨雪,黑光涌动间,黎渊筋骨舒展,拳脚所向,风雷震爆。

一股比之前雄浑数倍的内气在他体内翻涌激荡,直至透体而出。

百兽雷龙是一门立意极为高远,门槛却极高极高的绝学,以黎渊之前的天赋,两年也不过堪堪入门。

且即便入门,这门绝学初始时也不如其他绝学,需要兼具诸形之长,才有超迈其他绝学的可能。

这门绝学,有诸多问题掣肘之处,故而韩垂钧也说是草创。

可对于黎渊而言,这门绝学却无比契合,此刻诸形化入雷龙之中。

黎渊瞬间就感觉到了自身内气的暴涨!

短短一个多时辰,他的气脉,已铸至八条之多,且后力仍在,大有一鼓作气铸成十二条气脉,通脉大成的架势。

这是他易形五十余的收获,在此刻爆发。

“难怪老韩通脉之后立时大成,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许久之后,黎渊缓缓收势,压住体内涌动的内气,一抬手,内气犹如手掌般拉开了院门。

“黎师弟。”

斗月和尚微微颔首。

“师兄。”

黎渊拱手回礼,余光扫过林甲、韩同等人。

“恭喜师弟,又有一门绝学大成。”

斗月和尚微微一笑,走进院子,这才看了眼林甲:

“方才,楚副堂主在宅外被刺,林副堂主来此,有事想要问询。”

“楚堂主被刺?!”

黎渊一脸‘惊怒’:“谁人敢如此放肆?!”

“或许是摘星楼?”

斗月和尚瞥了一眼林甲,后者打量四周,面皮微抽。

“林堂主,韩堂主。”

震惊之后,黎渊拱手见礼,他是认得韩同的:

“外面风雨颇大,不如进屋聊?”

“不必了。”

林甲拒绝,他看了一眼黎渊,转身离去。

韩同稍稍错愕,却是笑笑,跟着斗月和尚进屋。

“两位师兄,喝茶。”

屋内,黎渊给两人倒茶,又回了内屋换了一身衣裳,出来询问起今夜之事。

“楚副堂主被杀,那刺客用的是神兵级重锤。”

韩同端起茶杯,轻轻一吹,比起楚玄空的死,他更好奇黎渊刚才修成了什么武功绝学。

那雷龙虽不过三丈许,却委实有些过于凝练了。

“神兵级重锤?”

黎渊‘瞠目’。

“误会罢了。”

斗月和尚随口揭过。

林甲明着说是怀疑黎渊,实则是怀疑自己,亦或者其他几位师兄。

毕竟,楚玄空暗中谋算黎渊,甚至自家师父传承的事情不是秘密。

“那贼人胆子太大了。”

黎渊还在‘咋舌’,他这是和经叔虎学的,学到的东西,他向来是懂运用的。

“道主不日就将回来,届时,自由他老人家定夺。”

韩同忍不住问起:“黎师弟,你刚才所用的那门绝学是?”

道主要回来?

黎渊心中微震,面上却不动声色,回答:“那是我师韩垂钧所草创的绝学,名为百兽雷龙。”

“百兽雷龙?”

韩同咀嚼了一遍,有些佩服:

“以百兽化雷龙,立意很高,这位韩兄的大名我也听说过,苦熬易形一甲子,了不起。”

“的确了不起。”

斗月和尚都不由点头。

屋内,几人聊了许久,从百兽雷龙到诸般绝学,易形组合之妙用等等之类。

茶都换了几壶,几人方才起身告辞。

黎渊目送几人远去,这才关上院门,回到屋内。

“道主要回来了?”

黎渊心中嘀咕着,倒也不甚畏惧。

即便道主发现,对他也没什么影响,毕竟,楚玄空勾结邪神教是事实。

“只是这枚千灵度人碑就保不住了。”

黎渊点燃了几根灵香,盘膝坐到床上,闭上眼,开始清点自己的收获。

首先,自然是那枚蕴含了百年香火的千灵度人碑。

“百年香火啊!”

灰色石台上,隐见血光,但血光之下,又有一抹金光:

“七阶,不对,色泽如此纯粹,这是八阶的香火,而且,不止一道!”

之前惊鸿一瞥,此刻细细打量,黎渊不由得心跳加速,这可是巨大收获了。

只是……

【掌驭条件:拜神法五重、神目经四重】

【掌驭效果:八阶(金):百年香火

六阶(黄):拜神法六重、神目经六重】

“这香火里,有神!”

黎渊有些牙酸,要让他砸开这玩意,他还真有点不敢,虽然隗广认为这是孤魂野鬼。

可这些孤魂野鬼生前至少也得是宗师、大宗师,甚至可能是龙印、纯阳两位祖师那种‘无上’级大宗师。

“八阶的香火啊。”

黎渊很眼热,这种等阶的香火,他在龙虎内门转悠了大半年都没见过一缕。

“怎么杀了这神?”

黎道爷喃喃了几句,突然想起了山门前的石匾:

“对啊,那还有俩老祖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