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远亲近邻
五十年代,京都主要的客运火车站是前门站,直至一九五九年九月十五日京都站建成后,才逐渐取代了前门站的功能。
京都火车站开通运营,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铁路客运车站,承担京哈线、京沪线等主要干线的旅客运输任务。
何援朝从前门站的出站口出来时已经快晚上六点了,他不经常坐公交车,也不知道公交几点停运,拎着包抱蒙的走向公交站点。
这会儿从前门火车站到崇文门的公交车线路不多,只有两条。
一路是一九二四年京都开通的首条有轨电车(1路),从前门直达西直门,途径崇文门。
另一路是五路公共汽车,是由前门至鼓楼线路延长而来,据说在前门站附近设立站点没有多长时间,好像是年初才有。
何援朝运气不错,公交车这个点儿没有停运,而且他刚走到五路车站点,一辆公交车便迎面驶来。
眼下坐公交车可没有排队一说,五路公交车停稳刚把车门打开,站点上等车的人们就疯了一般堵住车门往车上涌,根本不管车上售票员要求排队的吆喝。
上车这一会儿功夫,哭声、喊声、叫骂声不绝于耳,何援朝身高体壮,可因拎着东西,也废了老大的劲儿才上挤上公交车。
至于说找座坐下,那就甭想了,能有个站的地方都算不错的了,连售票员查票都得连推带搡、骂骂咧咧硬挤着才从前走到后。
交完钱买了票,何援朝的目光不禁看向了车窗外,虽然这会儿所有城市的建筑瞅着都灰蒙蒙的,但京都毕竟是自己的家,看着格外顺眼。
要不是满车厢的喧闹声跟汗臭味,何援朝觉着会更带劲儿!
前门火车站离崇文门没多远,直线距离差不多三公里左右,公交车慢慢悠悠的走了二十多分钟才到了崇文门站点,比骑自行车都慢。
何援朝费劲巴力的挤下车,深吸了几口气,晕晕乎乎的脑袋才总算清醒过来。
瞅了几眼街边熟悉的景色,何援朝灰呛呛的脸上也不由露出几分笑容,简单的整理了下提包跟布袋子后,便迈开大步往家走。
刚走进船板胡同,迎面就碰见了邻居赵文慧跟李学文两口子。
自打何援朝结婚,尤其是知道了张敏的家庭背景后,李学文心中那点儿敌意早已烟消云散。
看见大包小裹的何援朝,先是愣了一下,随后立马露出笑容开口招呼道:
“呦!是援朝啊!有日子没见了,这是出差回来啦?”
“嗯,刚回来,你们两口子这是要出去?”
何援朝心里有些不待见小心眼的李学文,可这会儿刚从外地回来碰到熟悉的邻居,还是感到挺亲切的。
一旁的赵文慧看着俩人说话没有插嘴,去年出了那么一档子事儿,现在回想起那些老娘们儿嚼的舌根子,她的脸还不禁一阵阵的泛红。
李学文知道何援朝刚回来肯定着急回家,说了两句闲话后道:“行了,援朝你这大老远回来的,肯定累了,早点儿回去歇着吧!等哪天有空了咱们再聊。”
这话正对了何援朝的心思,跟李学文两口子说了句客气话后,便抬脚继续往家走。
刚走了没两步,就听见李学文在身后道:“对了援朝,你媳妇儿自打你走后就没在家,听说去了你丈母娘家。”
张敏去马秀芳哪的事儿是提前商量好的,何援朝听后,一点也不感到意外,边往船板胡同里走,边转头跟李学文道了句谢。
李学文看着何援朝走远的背影,嘴角不由的勾了勾,站在原地半天没动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