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好,不瞒唐老师说,我长这么大,还没机会去过其他城市呢。”一听能出差,施正则眼睛就亮了。
唐植桐笑笑,现在能出差是有能力的外在体现,因为可以从外地买一些当地不受票据限制的东西回来补贴家用,颇受別人羡慕。
不过唐植桐並不看好施正则去卫生局,出差机会肯定不会比採购员多,而且起风后很难说会经歷什么。
“二商局也不差,我大概能猜到二商局要你过去做什么,虽然眼下没有出差的机会,但以后可不一定。”施正则的话里已经將二商局和孵化器联繫在了一起,唐植桐想到眼下鸡蛋难以为继、生鸡收购困难的局面,琢摸著这次要人肯定跟这个有关係。
“做什么?”现在流行“服从分配”,施正则在听到消息后根本没好意思跟辅导员打听太多,但在唐植桐面前,他就没了这种负担。
“让你做个孵鸡小队长唄。三五年间,咱们四九城对鸡鸭鹅的需求还是很大的,你过去后可有的忙嘍。”唐植桐乐呵呵的回道。
想打破鸡蛋、生鸡的供应困局,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从外地抽调,第二个就是自力更生。
武汉那么大的城市都已经好几个月没见到鸡蛋了,唐植桐不认为第一个办法可行,即便可行,恐怕也只是曇一现,不可长久。
想供应链稳定长久,只有在四九城周边公社大力投放雏鸡,鼓励社员养鸡,而这种做法离不开孵化器。
唐植桐见过施正则为了实现帮扶邮电农场研製出的孵化器,受热面积都快赶上单人床大了,里面铺满了密密麻麻的鸡蛋,如果全孵化出来,堪比二三十只老母鸡齐上阵。
“啊?让我去孵小鸡?!”施正则一听是干这个,脸色就有点垮。
“孵小鸡只是暂时的,难道还真的让你一个人动手吗?不得给你配几个副手?干个两三年,不得提拔你?如果让我选,我会选择二商局。”唐植桐发自肺腑的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孵蛋还能孵一辈子吗?即便施正则愿意,恐怕市场需求也不允许!
再说了,二商局手握著整个四九城的副食品供应,说句不好听的,在里面捡点菜叶子都够家里吃好几天了。
更何况,孵化家禽是有一定的坏蛋率的,只要操作得当,起码不缺鸡蛋吃。
哪怕起风,这个单位相对於其他单位也是更稳妥的,毕竟这派、那派总得吃饱了才有力气喊口號。
“那我再想想?”施正则听到唐植桐说他会选择二商局,这才重视起来,不过一时仍难以取捨。
“嗯,想吧,儘快给辅导员答覆,好把你放弃的那个选择给其他同学。”唐植桐点点头,目送施正则离去。
上次跟叶主任商量留京岗位目標是爭二保一,既然学校给了施正则两个选择,那就是叶主任此次最少爭取到了两个留京机会。
回到教室,把申请书写完,唐植桐思来想去,还是打算去找叶主任当面匯报一下今儿的情况,省的將叶主任的一片好心给糟践了。
吃过午饭,下午溜號直接去了妇联。
叶志娟在听闻女婿的来意后,没有隱瞒,笑眯眯的承认道:“我跟你们学校的领导提了一嘴,说你提议让施正则留京。”
“谢谢妈,这样做是不是对您影响不太好?”唐植桐確实跟叶主任提过施正则,说过他有想法,不仅在保温箱项目上出了力,还能举一反三想到孵化器,也能感受到这是叶志娟是一片好心,但依旧有些不理解。
“没有什么影响,你们学校感谢你还来不及呢。”叶志娟笑笑,隨后嘆了一口气,“我也是在这次协调留京工作名额时才了解到,今年毕业生的工作分配是个大难题。眼瞅著就要毕业了,很多院校还没有公布工作分配去向。”
“不会吧?我们学校这学期初的时候挑了不少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分到了各地的邮电学校,学院里也有不少学长半工作、半学习帮老师代课。”唐植桐压根就没想过大学生的工作分配问题,在他的固有印象里,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现在百废待兴只兴了一半,各行各业仍旧急需知识分子补充到各个岗位中去。
要说大学生难分配,那得等到八九十年代,隨著改制的到来,大学生才逐渐失去了包分配的资格。
“今年不一样,粮食產量已经基本匯总上来了,各地不仅粮食困难,很多工厂也不乐观,出现了减產的情况。
为了减少粮食供应,大多都在压缩城镇户口,就连四九城也不例外。
55年全国招了9.8万大学生,56年更是招了18.5万大学生,都差不多今年毕业。
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京津沪还是其他大城市,都安置不下这么多大学生,多出来的大学生往哪儿分配?
恐怕只有一些偏远地区了,可大学生真的愿意去吗?”
叶志娟边说边摇头,人才是基础,可今年的情况实在是太严峻了。
唐植桐听后直接愣在了原地,感觉这种情况似曾相识。
自己来这边那会,大街上很多送外卖的应届毕业生……
不过这事太大,纵是自己才华盖世、博古通今,也无法解决。
看女婿愣神不说话,叶志娟又开口道:“你是个让人踏实的好孩子,文文跟著你,我很放心。不过,为了你们的將来著想,你以后要留意结交一些属於你的人脉,这也是我为什么跟邮电学院那边说是你提议的原因。我这么说,你能听明白吗?”
“我好像有点明白了。”叶主任的教诲语重心长,说的也很含蓄,但依然能让唐植桐抓到些什么。
“嗯,你还年轻,可以在工作、学习中慢慢的去积累。”叶志娟满意的点点头,没有再继续往深了解释。
“谢谢妈!”唐植桐起身给叶志娟鞠了一躬。
一个人的眼界受原始家庭影响非常大,唐植桐两世为人,全是工农出身,成份很正確,但前途很受限。
有些事没有人教,只有在撞的头破血流后才知道此路不通,磕磕绊绊,等明白过来,却已经没有了机会,只剩下遗憾与后悔。
此时此刻,唐植桐想起了李培基口中的那张蜘蛛网,也想起了孟尝君的三千门客。
他相信叶主任没有让自己学习他们两个的意思。
他同样相信叶主任只是鼓励自己多结识一些人,並在关键时候帮他们一把,好让他们欠自己个人情,等以后在自己需要的时候好借力。
唐植桐觉得这种做法可行,自己不缺钱、不缺物资,做起这类事情来应该得心应手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