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母亲还在病房里,杨晋担心父亲忙不过来,聊了一会工作,接着又闲聊几句之后,就告别出来,回到病房照顾母亲。
“小杨,你等等。”梁国富的妻子敏姐就坐在厅里看电话,看到杨晋出来,立即拿起早就准备好的营养品塞到杨晋的手里,“带回去给你妈补充一下营养。”
“敏姐,不用,真不用。”杨晋拒绝。
“敏姐给的,小杨你这是嫌低档还是咋滴?”敏姐故意拉下脸色说。
杨晋笑着说:“哪敢,就是冬虫草太贵重了,而且敏姐前几天才去医院看了我妈妈。”
“带上吧,我就不过去看了,回去后代我问候一声。”梁国富也劝说。
“好。”杨晋也不矫情,收下冬虫草,“谢谢老板,谢谢敏姐。”
“对了,小杨你等一下。”梁国富向杨晋招手,说,“我听你敏姐说,有不少人去看望你母亲?”
“有这回事。不过老板放心,除了水果,其他的我一概没敢收,当场都退了回去。”
“我前几天一直忙,忘记提醒你,也别让大家来了,影响不好。”
杨晋点头说:“老板,我明白。”
梁国富提醒注意收受礼品,以及前些天被跟踪,这里面有没有关联?这一想,杨晋认为非常有可能。不过,伸手不打笑脸人,这些来人中很多是相识的老同事,既然来了,就不能不让人进来,更不能赶人走。所以杨晋坚持只收水果,不收其他物品,他以为只要坚守这条底线,就不会有任何问题,现在看来,是有人要想用这个做文章。
就在去了梁国富家里的第三天,母亲的病好了不少,并且一直嚷着要出院,拗不过母亲的固执,杨晋和父亲商量,在征得医生同意的情况下,给母亲办了出院手续。
农村生活环境差,出院后,杨晋再次动员父母跟自己生活。
“不去,不去,我和你爸爸习惯了农村,自由自在。你想让我和你爸爸去跟你一起生活也可以,赶紧结婚,生了小孩后,我和你爸爸给你带。”
父亲蹲在一旁,抽着旱烟,往自己和母亲的方向看过来。
看得出来,父亲和母亲一样,对自己的终身大事非常在意。
“老杨。”母亲对着父亲说,“我生病时,经常来帮忙的那个水总怎样?我看就不错,屁股大,好生养。年纪是大了点,不过,女大三,抱金砖,你觉得呢?”
父亲老实笃厚,哪好意思评价这些,他看了看杨晋,意思是听杨晋的意见。
母亲继续劝说:“晋儿,妈看人没错,水总绝对是过日子的人,不象那个贾琼……”
“好端端的你提这些干什么?”父亲瞪眼骂母亲。
农村人的婚姻里没有离婚二字,杨晋和贾琼的这段婚姻始终是一家子心里的疼。
母亲知道自己失言,小声说:“我就想说水总好而已。”
“爸、妈,我现在没有马上结婚的打算,不过你们放心,你们儿子不傻不笨,身体又不残疾,过段时间再说吧。”
送父母两人回到农村后,杨晋在家里呆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赶回市里上班。
杨晋上午离开家回市里上班,而下午,一男一女来到老家。
进到院子后,男的说:“叔、婶,我们是路过的,口渴,想讨杯水喝,可以吗?”
“可以的,可以的,二位请进来坐,我给二位倒水。”农村人热情好客,杨晋的父亲马上将两人引进房屋大厅里。
一男一女很健谈,坐下来后,边喝水,边和杨晋的父母聊天。
通过聊天得知,杨晋的父母得知两人和儿子一样,在市里上班,是公家人,吃公家饭;并且,来人中,年纪稍大点的男人也是来自农村,大家聊起来有很多共鸣之处。
“老哥、老嫂子,你们也是,和我父母一样,就愿意呆在农村,我让他们跟着去城里生活,就是不同意,说不自在,还说怕增加我们的麻烦。”
杨晋的母亲感叹道:“谁说不是呢,就说我儿子吧,之前在镇里工作,工作时间比起你来就更短了,到现在还没有成家呢,也一直叫我们跟着去市里生活。孩子有孝心,但我们作父母的,不能给他添困难啊!”
“哎,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当父母的,不就是希望子女过得好这点愿望吗?子女过得好,我们做父母就心安。”
“老哥、老嫂子,上年纪了,除了关心孩子,平时也要照顾好自己,该吃吃,该喝喝,不能亏待自己,不然生个病住个院啥的,孩子担心,是吧?我经常这样劝我爸我妈……”
“大兄弟你说的是,我这次住院,儿子连夜赶回来,影响工作不说,没白天没黑夜照顾,人都瘦了一圈。唉,造孽啊!”杨晋母亲心疼地说。
“我看你们儿子挺孝顺,给你们两老买冬虫草补身子。”男子指着茶几下的礼盒说。
“孩子孝顺这点没说的,不过不是孩子买,是梁县……”杨晋的母亲迟疑一下,最终没有说出名字来,“别人送的。农村人嘛,能吃、能喝、能睡,身体就健康,没必要浪费!我让孩子拿走,孩子就是不听。唉。”
杨晋的母亲心直口快,虽然说的很心疼,但是一脸骄傲。
……
“刚才的录像没问题吧?”出来之后,年纪大点的男人问。
“李主任,放心,没问题的。”年幼点的女孩子回答,说完,她取出微型小设备,调出录像,递给对方后,她接着说,“看来举报信上说的没错,这盒冬虫草就是证据,除了冬虫草,还有没有其他?我觉得应该可以正面约谈杨晋,深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