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父子争吵(1/2)

第169章;父子争吵

方乔这一句一家人,给方芷兰弄了个大红脸,也没在继续推辞,不过心里对霍君瑶这个小姑子的好感又提升了几分。

等到方芷兰走后,方乔拉着霍谨言去了书房。

适才关于玉米的事,他可是还有不少的疑问,作为虞朝有数的能臣好官,这种好东西的情况他得多摸清楚一点才行。

就在俩人就玉米这件事谈论不止的时候。

皇宫内,正在上演激烈的争吵。

此时的大安宫内,太上皇和昭武帝父子俩正在大眼瞪小眼。

从城外回来的路上,父子俩一直都谈论得很好,针对霍君瑶这两次所立下的功劳俩人的都表示应当厚赏。

对于太上皇的许诺,昭武帝也是深以为然。

他也不希望将来有一天,自己儿子将屠刀挥向自己的亲人。

甚至差点导致国朝不稳,所幸昭武帝当时能力也不俗,在他的辅佐之下,虞朝的局势才算稳定下来。

除开以上这些考虑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便是这皇位昭武帝不想让出去。

过去的秦王尚且年幼,而且朝臣们又极力反对,太上皇不得不如此。

甚至就算是昭武帝寿辰,他若是没有接到圣旨也是不会回来的,最多也就让下面的人备上一份厚礼送来。

这是打算将秦王叫回来好生培养啊。

秦王,是目前虞朝除开太子之外所有亲王最顶尖的一位,旗下封地也是目前虞朝各州最富庶之地。

所以这是一个影响平衡的不安定因素,昭武帝自然是不愿意让他回来。

他又不是没有儿子,犯得着让大侄子来继承皇位吗?

可是等到了大安宫,老爷子居然冒出来一句,希望将晋王召回京城。

而后,太上皇迟迟没有在立太子,按照他当时的想法是想要让秦王这个太孙继位,只不过当时这位太孙年纪尚幼,朝中大臣纷纷上书反对。

毕竟,谁都知晓这位可是差一点就登上大宝的主,即便昭武帝也对这个侄儿十分疼爱,但是作为帝王,心里具体是否会觉得膈应还真不好说。

对此昭武帝和朝臣们全都没有意见,毕竟也知晓太上皇的心思,而且懿德太子确实也深受大家伙的敬重,对于他的血脉自然也会多一些宽容和照顾。

但是在他退位之前,他还是给予了这太孙丰厚的赏赐,不光是给了亲王中第一等的秦王封号,更是将虞朝最富庶的两州都赏赐给了他做封地。

经过长达三四年的犹豫,最后太上皇还是选择了能力各方面都算不错的昭武帝继承了位子。

秦王虽然当时的年纪不大,但也明白老爷子的意思,他也不想待在京城,所以就去了封地。

按道理这样的一位顶尖亲王应该是名声在外,但他却是目前虞朝朝廷中人最不敢提及的一位。

对此,昭武帝虽然不说什么,但是心里却十分满意这位大侄子的懂事。

所以渐渐的秦王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也渐渐的成为了朝臣权贵们不会提及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