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屯田要略(1/2)

新山郡临时行宫中,穆晟连日以来,一直在行辕中阅读邓祈献给他的屯田要略,基本内容就是在讨论边疆驻防军队的屯田制,所谓寓兵于农,兵农合一,这项制度先帝时代就在执行,只不过到他这个时代制度建设才相对完善了很多,邓祈又给重点总结编撰成书了,包括很多因地制宜的事情,就像这次他发现岭南四郡产的番芋就立即推广军垦取得了巨大成果。

穆晟作为穿越者当前清楚屯田制的好处,帝国刚刚征服岭南时,可以说是一穷二白,面对这么广袤的土地,征服者就得先执行屯田制,万事开头难,先填饱肚子才有力气搞建设,如果完全依赖朝廷不远万里往边疆输血,早晚把朝廷给拖垮了,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在这个时代运输基本靠畜力,人力,物流成本是极其高昂的,穆晟自己就押送过军粮来边疆,可以说粮草一多半都消耗在路上了,真正送到目的地就不剩多少了。

穆晟看罢屯田要略,招来内廷总管吩咐道:“杨谨,你去吧邓祈诏来。”

“诺”

皇帝召邓祈到御前奏对。

穆晟举着他的屯田要略,称赞道:“邓爱卿真乃大才,朕阅览后确实获益良多,朕有一问,此策可否在北境边疆推广屯田,寓农于兵,如今朝廷为了防备北方草原南下劫掠,长城沿线常年驻军三十余万,这还是我们打服了匈人的结果,除了匈人,东边还有东羿人不停地骚扰边境,我朝维持如此规模的边军,日费千金,粮草无数,对于朝廷来说,这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如果能在北境也推行屯田政策,这样一来可为朝廷节省不少开支。”

邓祈闻言,上前奏对道:“启奏陛下,屯田策在我们南方施行是可行的,南方地形崎岖,河谷纵横,大军以步战,水战为主,寓兵于农,可以大大降低朝廷的负担,对军队的战斗力影响有限,但是北境长城防务实在太过重要,万万不可行屯田策,北方的匈人与东羿人不同于南蛮,这些草原人作战极其悍勇,善骑射,来去如风,几乎人人皆兵,屯田策虽然有效,可此策最大的弊端是会降低军队的作战能力,多数人闲时务农,战时为兵,时间一长会疏于训练,如果真碰上草原部族大举南下,臣担心北境会抵挡不住,臣过去也曾经在北境服役,多少还是了解实情的,此策虽好,但还是要因地制宜,北境地区大多地形平坦,非常适合骑兵劫掠冲锋,即便是北境实行屯田制,也只能分为屯兵与战兵,屯兵闲时务农,战时辅助战斗,战兵专职训练,保持可以随时上马作战的能力。”

穆晟想了想,觉得邓祈此等人才留在这里真是屈才了,说道:“邓卿所言极是,朕问你一件事,这岭南防务在卿之后交给谁比较合适?”

邓祈闻言一愣,说道:“陛下您这是?”

穆晟笑道:“朕希望爱卿可以来朕身边听用,留在这里确实屈才了,此番东巡,爱卿便跟随朕回庆阳吧。”

邓祈闻言,大喜过望,皇帝对他的称呼都变成了爱卿,这是皇帝对近臣才有的称呼,他知道这是皇帝要调他回京重用他的意思。

邓祈马上大礼参拜道:“吾皇万岁,大晋万年,陛下仁德,臣能追随陛下左右是臣的福分。”

穆晟上前扶起邓祈道:“爱卿请起,你举荐一下,岭南这里有谁可以代卿主政?”

邓祈知道这个他现在位置很关键,不但掌握十万重兵,还有一定的地方行政大权,可以说是真正的封疆大吏,推荐人选不得不慎重。

邓祈想了想,说道:“陛下,臣推荐唐颌接任在下的职位。”

穆晟有些意外道:“朕听说你过去不是跟他不和吗?”

邓祈道:“过去我们都在陆老将军麾下做事,级别相同,互相之间有些争斗是难免的,但唐颌其人,才干丝毫不逊于在下,与臣多年相处也算是知根知底,微臣认为目前南疆局势由他来接手再合适不过了。”

穆晟微微颔首道:“好,朕相信你的判断,三天后朕就要起程去往越郡巡视,你交接完这里的工作后便来京城吧。”

邓祈激动道:“臣谢陛下赏识。”

君臣相得,二人在皇帝行辕中探讨良久,邓祈才告退出了出了皇帝行辕,此刻他心情舒畅,他万没想到,只是献上了番芋与屯田要略,便受到了皇帝重用,看来这位新君上台后还是非常重视他们这些实干家的,值得自己追随。

两日后,皇帝仪仗继续南巡之前,专门召见了邓祈的继任者唐颌,毕竟是岭南四郡的军事一把手,皇帝还是必须得亲自面试把关,再行任用。

此时唐颌面露红光,毕竟升官了嘛,他在岭南扎根这么多年,终于有朝一日可以成为独当一面的军事统帅了。

唐颌一路忐忑,入的皇帝行辕面君,见皇帝早就等在那里了,便上前大礼参拜道:“臣参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穆晟微微抬手,和颜悦色道:“唐卿免礼,此番朕把岭南四郡防务交给你,唐卿可要为国家镇守边陲,抚军安民。”

唐颌面容坚毅道:“启奏陛下,此番得陛下重托,微臣必为国家守边御敌,不敢懈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