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熊孩子(1/2)

章台宫中,皇帝面色阴郁,看完一封奏章便随手扔在一旁,此时宫外一名寺人急急跑来,将一封奏书交给内廷总管吕梁,吕梁一路跑至殿中,向皇帝呈上了奏章,道:“陛下,镇南王的奏章也来了。”

皇帝打开奏章,一目十行,看完后面色更加阴郁。

就在此时,左右丞相也早就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兹事体大,也都到了章台宫处理此事。

右丞相王义、左丞相霍铮二人上前拜见皇帝后,入座,皇帝见左右丞相到了,首先问新任右丞相王义道:“王爱卿,奏章你也都看过了?你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理?”

王义道:“启奏陛下,臣已经致函问过廷尉,事情起因并不复杂,花灯坊现场目击者众多,公子倬确实在大庭广众之下意图调戏镇南王的王妃,还口出狂言,当场辱骂镇南王为蛮夷草头王,虽然是这些南蛮先动手械斗,但公子倬如此狂悖无礼,确实有辱国家体面,万国使团各国使节也都知道了此事,并质询朝廷如何处理这件事?如今朝野上下对此事也都议论纷纷,臣以为,事关朝廷体面,也事关镇南王的颜面,处理此事,朝廷一定要慎重。”

皇帝闻言,又转向左丞相霍铮问道:“霍爱卿,你怎么看这件事?”

霍铮想了想,道:“启奏陛下,臣以为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臣觉得镇南王之事,事有蹊跷,此事发生的时候,庆阳令严崇是第一个赶到现场维持秩序的,并动镇南王与公子倬去衙门里对峙,据严崇,镇南王其实早就已经与公子倬私下达成了和解。”

皇帝道:“霍爱卿,你的意思是镇南王也被人利用了?”

霍铮颔首道:“陛下,镇南王处事妥当,顾全大局,想事化了,并没有因私怨过分追究此事,但如今却闹的尽人皆知,镇南王为顾及自身颜面与两国关系,也只能上书陛下,将此事追究到底了。”

到这里,霍丞相就打住了,皇帝一听就明白了,这是有人在背后故意制造舆论,吹妖风,想借此事针对公子倬。

皇帝面沉似水,也看不出太多情绪波动,皇帝抬手吩咐道:“左右丞相先退下吧,朕要处理一些家事。”

“诺,臣等告退。”

霍铮、王义感觉到此刻皇帝非常生气,其实到底,还是公子倬自己犯蠢,惹出了许多风波,才被人拿住把柄故意针对,如果处理不好,可能还会影响朝廷与南疆诸国的外交关系。

皇帝见左右丞相退下,便招来吕公公,沉声道:“吕梁,去把那个混账东西给朕带来。”

“诺。”

吕梁闻言,心中叹息,自去宫外传旨。

此时内宫中,公子倬当然也知道了花灯坊事件闹大了,他就是在蠢,也察觉到事情已经不对头了,他还是跟过去一样,第一时间就跑来找自己的母亲李夫人宫里诉苦,想让老妈去皇帝面前几句好话,兴许能免罚。

公子倬入宫,见到母亲李夫人后,马上装作可怜兮兮的样子,跪地哭诉道:“祸事了,求母亲为儿臣做主。”

李夫人虽然年近四十多岁,可保养有方,依旧是风韵犹存,神采照人,虽不及比她更年轻貌美的孙夫人在皇帝面前受宠,但也时常去皇帝身边伺候。

李夫人见公子倬入宫来见自己,连忙扶起儿子问道:“倬儿,到底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了?”

公子倬便一五一十将事情的前因后果了去,言罢,公子倬委屈道:“母亲,我明明已经向镇南王当面道歉和解了,确不知是哪个恶贼故意宣扬此事,以至于酿成如今这般局面,料想父皇也知道此事了……”

儿子虽然蠢,但是李夫人是明白人,她眼看着自己这个不成器的儿子,就气不打一处来,直接给了他一耳光,怒骂道:“你招惹谁不好,非要招惹镇南王的女人?你不知道这帮南蛮如今是陛下的座上宾吗?你还招惹他们?你有没有脑子?”

公子倬见母亲骂他,他赶忙跪地不停地磕头认错。

李夫人看着儿子可怜兮兮的样子,叹息一声,究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所谓帮亲不帮理,她明白如果陛下追究起来,别争大位了,搞不好公子倬很有可能都保不住宗室子弟的身份,她得想尽一切办法保住自己的儿子再。

正在李夫人心情焦急,想对策的时候,寺人前来传召公子倬面圣。

公子倬见寺人前来传旨,眼见是躲不过去了,便跪在李夫人面前哭诉道:“母亲救我……”

李夫人扶起公子倬,语重心长的嘱咐道:“倬儿,放心,有我在,你先去,你记住了,不论你父皇什么,你都得认错,千错万错都是你的错,千万不能错一句话……”

公子倬闻言,面露委屈之色,道:“凭什么错都在我这儿?我……”

公子倬话还没完,又挨了李夫人一记耳光,李夫人露出一副烂泥扶不上墙的表情,怒骂道:“你还敢顶嘴?你,你这么多年干了多少混账事?是谁替你在陛下面前反复求情的?你?这么大的人了,不让为娘的省心,整就知道吃喝玩乐,跟那些江湖流氓厮混……”

李夫人骂了半,似乎也有些累了,传旨的寺人见状,又催促了一声陛下召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