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泰沙国情(1/2)

搜索了博尔赫斯的记忆以后,穆晟大致上理解了这个泰沙王朝是怎么回事了,大致捋清楚了泰沙的由来,最早这片南疆大陆上也是诸国林立,所谓国家也就是一个个原始城邦组成的,城邦之间互相混战吞并,大鱼吃小鱼,南疆主要的几个民族联合成国家,最终形成了如今这般三国鼎立的局面。

大致也就是六百多年前,泰沙王朝在第九代君主,大阿伯多罗的带领下很快就统一了南疆西南部大致70%以上的城邦,可以说是灭国无数,战绩辉煌。

北边的山傀族、昔族两大强邦也对泰沙王朝的快速崛起,忧心忡忡,山傀与昔族联合起来没少跟泰沙王朝干架,总算是熬到了大阿伯多罗去世,才缓了一口气,泰沙王朝也终于停止了北进的苗头,一直到现在终于形成了如今整个南疆三强鼎立的局面,相当于三国时期的魏蜀吴。

在南疆这地界基本上还是泰沙王朝要强势的多,直到三百多年前山傀崛起了一个军事天才,山傀三大豪族之一博尔家族出身的博尔赫斯,也就是后来的长生大帝,他与昔族联合起来凭借其超一流的军事指挥能力,以弱胜强,歼灭了泰沙王朝的五十万主力,并最终攻破了泰沙王朝的首都,泰沙被迫往南迁都,差点因此灭国。

从这个时间点后,泰沙由盛转衰,从此一蹶不振,泰沙王朝即便在怎么衰落,瘦死的骆驼还是比马大,整体国力人口还是比要比昔族、山傀两国加起来都要强的多,全国带甲之兵号称百万,极限动员一番,凑个七八十万大军也不难,泰沙还是三国中实力最强的一方。

泰沙这个国家虽然强盛,可是泰沙中央王朝的治理水平还是很落后的,这到是有些像后世的周朝,泰沙也是上下分封制,国内诸侯林立,城邦之间各自为政,中央王朝控制的直辖城邦仅仅占全国五分之一,剩下的五分之四的领地都属于国内的世袭大贵族,这些世袭大贵族在各自的地盘上是有兵有粮,基本上也不怎么鸟泰沙王朝的政令。

这些大贵族最多就是象征性的跟着泰沙大帝的中央军出征作战,一旦战事不利,很快就溃散而去了,根本不可能替君主买死命,这就是为何当年长生大帝能轻易击败泰沙的最主要原因,一旦泰沙的王家军一败,剩下的泰沙各诸侯军队,跟皇协军是一个战斗水平,人数虽众,却都是乌合之众,见势不妙跑的比兔子都快。

相比来说,长生大帝最起码在山傀内部凭借自己的个人威望,基本上建立了绝对君主专制,其行政效率,军事动员能力比昔族与泰沙两国都要强不少,虽说山傀是三强中国力最弱的,但社会组织动员能力却是最强的。

如果泰沙王朝不进行内部改革,加强中央集权,以泰沙王朝这种原始的治理水平,没有强人当政,是很难拿下山傀与昔族的,不论任何时代,不论何种政体,国家之间的竞争,就看谁的社会组织动员能力强,谁就能脱颖而出。

穆晟原先那个时空,秦国之所以能以一个二流诸侯国的发展水平,终结战国时代,扫平天下诸侯,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商鞅变法后,秦国上下的社会组织动员能力比山东六国强太多了,基本把国力压榨到了极限,在加上秦国地理位置优越,最终出圈的却不是国家整体实力更胜一筹的一流强国,齐国和楚国。

如果现在的泰沙王朝还这么混下去不做内部革新,那面对社会组织能力,军事动员能力比泰沙强的山傀和昔族,泰沙依旧没什么好办法按倒两国,泰沙历史上不乏明君当政,可是国内永远都是扯后腿的比做事的人更多,就导致这么多年泰沙是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内忧外患都解决不了,只能无限期拖着。

泰沙的国情倒是跟后世的某印度次大陆的“散装强国”有的一拼,表面上看起来像那么回事,六十年代被东方某大国轻轻一碰,才发现,这货居然是猪鼻子插大葱,装象的花架子,从此以后,国际地位一落千丈,从二战后的新兴大国,变成了国际笑话……

数日后,穆晟正在静室打坐,宫人来报:“大帝,三目族大族长求见。”

“宣。”

阿合喇弥跟在侍女身后径直来到了大帝的静室,阿合喇弥进入静室后只见大堂中间坐着一名戴着华丽面具的男子。

阿合喇弥心中一动,似乎眼前这名男子有一些熟悉的气息,确又想不起来像谁,但是其身上隐隐透出的强大的灵压却在提醒她,此人就是长生大帝……

阿合喇弥上前坐定摘下了她头上的罩帽,一头银发如瀑布般涌出,随后对穆晟行了一礼便坐在了他面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