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以退为进(1/2)

庆阳,章台宫朝堂大殿上,以少府赵刍为主的十几名官员集体上书要求皇帝早立太子。

御座之上,皇帝看着跪在堂下的一众官员,气的七窍生烟,大骂道:“朕的家事,何须尔等括噪,难道今诸位非要给朕添堵不成?……”

带头的赵刍一脸正气,硬着头皮,上前进言道:“启奏陛下,自古家无私事,陛下的家事就是公事,安国君,公子修,人品贵重,为人谦和,果敢勇毅,仁爱忠孝,逆太子之乱中,护驾有功,臣等认为,为国家长远计,公推修公子为太子,符合礼制,请陛下圣裁。”

皇帝冷着脸盯着赵刍,问道:“赵爱卿,你今铁了心非要干涉朕的家事吗?立太子的事朕自有计较,你退下吧!”

赵刍还是一脸正色的进言道:“启奏陛下,臣以为,储君为国之根本,若储君之位空悬日久,臣怕宵之辈乘机窃取神器,恐社稷倒悬,国将不国啊!请陛下纳谏!”

赵刍身后的众臣也都纷纷附议道:“陛下,赵大人公忠体国,臣等也认为陛下当早立太子,请陛下圣裁。”

皇帝气的剧烈咳嗽了几声,怒斥道:“好!好!好!一个个都不怕死是吧?赵刍,朕问你,朕就是不立太子你当如何?”

赵刍面色平静的取下官帽,下拜道:“陛下若不立太子,臣自今日起,辞官归乡务农,在不问朝廷政事。”

皇帝气的颤声道:“好你个赵刍,朕今就成全你,免了你的少府之位,回乡务农去吧!”

赵刍磕头谢恩道:“谢陛下成全,吾皇万岁,万万岁,臣告退。”

言罢,赵刍便头也不回的退出大殿,转身离去了。

这时大殿中众臣面面相觑,没想到陛下真的免了赵大饶官,顿时又有更多官员站出来为赵刍求情。

陛下怒斥一番,将众臣呵退后便散朝离去了,众臣一见带头提意见的赵大人也被免官了,只好都悻悻退朝离去。

退朝后,霍铮一看陛下在气头上,赶紧出列追到皇帝身后,劝道:“陛下,消消气,赵大人平日心谨慎,做事一丝不苟,在职期间也从未出过任何差错,今日所言也是公忠体国之忠言。”

皇帝转头红着眼盯着霍铮,冷声道:“怎么?你也要劝朕早立太子不成?”

霍铮连连摆手道:“陛下,赵少府有公理,如此处理赵刍,臣以为,怕是会寒了朝廷众臣的心,但赵大人公然直言犯上也是有违臣礼,对君父大不敬,臣以为,当罚!但不宜过重。”

皇帝闻言,叹了一口气道:“朕知道他是一片赤诚之心,算了,将赵刍贬黜出京,去外地做郡守吧,等他什么时候想明白了,在回来。”

霍铮道:“谢陛下隆恩。”

皇帝从身旁寺人手中取过一个锦盒,打开一盒红灿灿的丹药,取了一颗吞服而下,闭上眼睛,忽然间身体微微颤抖,他感觉似乎有一种年轻了很多的错觉。

霍铮见状,本想上前劝几句保重龙体,又想到陛下在气头上,就摇了摇头转身离去了。

庆阳城外,赵刍一身素服正要赶往灵清郡做郡守了,城外很多与他交好的朝臣前来送行,他们也暗自佩服赵刍在这种情况下居然还敢顶着陛下的雷霆之怒,提立太子的事。

九卿之一的太仆司马覃(tai)为首的众官员前来相送,人群中安国君公子修也来相送,毕竟老赵拼上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保举他为太子,怎么着也得来意思意思。

司马覃平日与赵刍交私交甚好,看着赵刍以为立太子的事情被贬官,也是感慨道:“赵大人公忠体国,我等自愧不如。”

赵刍感叹道:“司马君,陛下会明白臣的一片赤诚之心,臣也是为了大晋的江山社稷着想。”

司马覃举起酒杯道:“赵君,您的胸襟令人钦佩,来!请满饮此杯饯行酒。”

赵刍点头拿起酒杯一饮而尽,又举杯对其它大臣道:“诸位同僚,我赵某今就就要去远赴灵清郡上任,诸位就送到簇吧,以往赵某与诸位同僚同朝为臣是赵某的荣幸,赵某仅以此酒,拜谢大家相送。”

言罢赵刍一饮而尽。

在城外相送的十几名官员也都举起酒杯一饮而尽,纷纷上前与赵刍告别。

安国君公子修上前对赵刍拱手作揖道:“赵大人,国之栋梁,为了推举本君为太子,受此牵累,本君定要上书陛下收回成命,让赵大人官复原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