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甚至都不方便和闺女沟通这个事情,只能把满心的担忧,转向女婿身上。
询问对方去广省的事情,然后一再让他多关注自己的身体。
“你还年轻,出门在外各方面都要注意,否则万一有点什么,你让娇娇他们孤儿寡母的怎么办?”
不说人出不出事,身体出毛病也不行啊,她闺女如今还是大好年华呢。
二婚还能说是年轻不懂事,没眼光选得差。
等到三婚的时候,连借口都不好找,更不要说对象。
他可不想自家闺女落到那样的田地,所以严肃叮嘱丁卫国保重身体。
一开始丁卫国还没反应过来,就觉得丈母娘和老丈人太过于关心自己的身体。
后面慢慢回过味来,有些意味深长的看了自家妻子一眼。
不过他倒是不反感他们这样,再怎么说都是为他们小两口好,没有坏心思。
他们的事情说完,接下来李大江还简单说了一下几个孩子去县城的学习情况。
孩子们在镇上的学习都不怎么样,他一直以为是脑子不灵光,不适合学习的缘故。
万万没想到,这次去县城请的培训老师,居然一个个都夸自家孩子聪明、机灵。
没有一个孩子被那些老师定义为蠢笨,没办法教导。
不仅如此,一个多月的培训下来,每个孩子都有巨大进
步。
万溪这个小儿媳妇还当着他们面感叹:看来还是镇上老师和孩子们的学习频道不一致。
换为不一样的老师,结果发现孩子们个个都有好学生的“潜能”。
这样的发现当然让他们两个老人心里高兴。
要不是现在不方便转学,他们都想重新捣鼓一下试试。
对于这件事情,万溪倒是半点没掺假,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家里孩子们学习成绩好,她在大家庭里只会更受重视更轻松。
“你四嫂说了,等下学年开学前,她再帮着试试看能不能让孩子们转学去县城。”
李金花对此倒是没有意见,“挺好的,或许那边是孩子们的风水宝地,哈哈哈,一到那边学习就开窍了。”
刘春兰没有反驳她的话,反而点头赞同,“虽然现在不兴说这些,但我觉得有可能。”
她说这话时还特意压低了声音,显然是不习惯大声讨论这类事情。
李金花意识到自己那话讲得有点不合适,好在周围都是自家人,问题不大。
“等到那个时候,青山也能去试试。”
她在穿书过来的时候,还设想过把孩子们送到兴远市念书呢。
现在兴远市是不用想了,但是县城好歹比镇上教育水平高上一截。
孩子们努努力,家里再多给些帮衬,或许他们在那边的学习,会给他们带来一个光明的未来。
她打听过,县城的各种教学活动基本是比照市里来的,也有师资对特长孩子进
行培训。
虽然孩子们到现在还没有展现出让老师专门挑出来培训的特长,但孩子们都还小,机会这种事情,谁又说得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