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大。
“这个时间段,天气冷,来来去去容易出事,他们习惯就好了。”
孩子们还小,可塑性很强,她觉得不能一味地依着他们来。
刘姥姥想想也对,他们住的这边不在村中心,积雪没人组织清扫。外面小路上都是雪,有些地方还结了冰,别说小孩子,就是大人行走也不方便。
全副武装出门一趟有些折腾人,孩子的小脾气么,来得快,去得也快。
她对此没有丝毫意见,照她的话来说,以前她养小孩比对方粗糙多了,孩子们也都被养得好好的。
乡下孩子,主打就是一个“皮实”,皮糙肉厚,耐造。
果不其然,两个孩子叽叽咕咕三天,依然没有得到她肯定的答复后,不再继续当“复读机”。
他们的兴趣变化,主要是由李金花引起。
她一方面被孩子们嘀咕得烦躁,另一方面也有些无聊。
一个人在院子里堆了一个简单的雪人,底部一大团雪,上身一小团雪,脑袋则是一个雪球。
会让人看出是雪人,是因为她在雪球上面用树枝和草根弄出了双手、眼睛、鼻子和嘴巴。
由于材料有限,以她的眼光来看,雪人外观上太过朴实无华,绝对雪人界的路人甲。
但她的行为让孩子们想起,他们居然忘记了冬天下雪后最好玩的游戏:那就是堆雪人、打雪仗。
人少不方便打雪仗,堆雪人就不受人多人少的影响。
他们便利用积雪堆成各种各样的动物
和人。
李金花现在最不想听到的问题就是:“妈妈,你看我堆了一个什么?”
孩子们的“抽象”手艺,让她十次回答的正确率低于四次,这还是孩子们有提示,她又绞尽脑汁琢磨过后的结果。
她万万没有想到,她的正确率越低,孩子们反而问得越起劲,仿佛很开心能把她难倒。
刘姥姥在边上笑看着,隔段时间还会招呼他们进屋里歇息烤火。
这种天气可不能让孩子们一直在外面,真正冻坏掉可是麻烦事儿。
说起冬天,她就想起已经在广省的男人,她在北方大雪纷飞,对方却在南方里艳阳高照。
看明年吧,若是有机会,她是真想带孩子们出门长见识,顺带过一个暖冬。
一年四季,别的季节还好,她有些怵冬季。
要不是原主向来有些“好吃懒做”,她又趁机改变了大家对她的印象。
单是怕冷这一件事情上,她多半就会“露馅”,实在是她比原主怕冷多了。
天气一冷,她就更是懒得动,更不爱出门。
作为一名孕妇,她又不得不保持一定的运动量,所以只能是在有限的范围内各种“折腾”。
好在家里人早已经不怎么关注她的“一举一动”。
前段时间爸妈又带着孩子们到了县城,更是不可能会有人注意到她现在的行为举止与过去有异。
家里的几个哥哥,全都不在村里,有些去了县城,有些去了更远的地方。
不是他们不想待在家里,
而是不少人过来重金租用拖拉机,上门送钱的生意,他们哪里舍得推掉。
家里嫂子们又都大力支持,她脑子又没坏掉,难道还能拒绝说“没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