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兰听到她一再推脱,有些不高兴。
“好多小学老师才初中、高中水平呢,你和你四嫂不比他们强?”
初中学历当老师,只有村办学校才有可能,镇上老师最低都是高中学历,不过这些鸡毛蒜皮没必要和亲妈去拉扯。
“是,我们的学历确实比他们高,但是我们并不是要请水平低的人帮忙,要请肯定得请优秀的老师啊。”
刘春兰想也不想就说道:“你说请优秀老师,就一定能请到优秀老师,优秀老师难道还能是地里的大白菜不成?”
“当然不是,所以我的打算是,把要学的孩子们都弄到县城去,只要舍得给钱,在那边请优秀老师不难,然后让四哥四嫂照顾着点。”
村里的冬天和县城的冬天还是有区别的,至少县城的道路基本是每天清理。
刘春兰不由皱起眉头,“你上嘴皮下嘴皮一搭就好了,真把孩子们都弄到县城,费钱又费事儿。”
再说刚刚出过李向东差点被拐子弄走的事情,她哪里放心得下。
“你不放心的话,就和爸一起过去呗,反正隔得不远,待到过年前再回来也来得及。”
刘春兰叹气,“你不愿意就算了,我回头和你爸商量一下。”
她是看明白了,说来说去,闺女明摆着不愿意给家里孩子们辅导学习。
她转念一想,闺女念书的时候,成绩似乎不怎么样,现在要她辅导孩子们,确实有点强人所难。
有些想不明白,
闺女不久前还兴致勃勃地给她自家孩子启蒙之类。
她不死心,悄悄去问青山和小满。
“姥姥,妈妈好早就不强迫我们学习奇奇怪怪的知识。”
“对,我们就是听听广播、听听磁带,或者听她讲讲故事。”
好吧,看来还是闺女能力不行,没办法辅导,是她错怪对方了。
不过一句话的事儿,闺女居然好面子到不愿意说出口,这怎么能怪她弄错呢。
所以,她没错,问题就出在闺女身上,死鸭子嘴硬!
李金花哪里知道亲妈背后吐槽自己,她现在纯摆烂阶段,谁也别想让她“忙起来”。
不是她懒,实在是原主虽然生过三胎,但她是头胎,本就有些紧张,怎么可能再搞些会让自己头痛的事情做。
不管是自己子女,还是哥哥们的孩子,她确实一视同仁,到时候统统都弄到县城去。
她清楚,真把这么多孩子弄过去,爸妈肯定会陪着过去。
家里就剩下一个五岁的李向西,二哥二嫂两个人带一个孩子绰绰有余。
请优秀老师的事情,有四嫂这个大学生老师在,肯定比他们更容易。
价钱方面也好说,现在的老师还没有太深厚的经济观念,双倍工资应该就足够吸引了。
李大江听到妻子转述的闺女提议很是心动。
作为一家之主,他一直想让家里出个读书人,奈何儿子女儿都不争气,不得已只能把希望寄托孙辈身上。
闺女的提议不仅是现在适合,在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