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更是为了转移多数人的注意力,抛出“带动”乡亲们赚钱的计划。
浑水才好摸鱼,不把水弄浑,荒山这边太过于招人眼、招人恨,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乡里乡亲,相互之间再了解不过,一旦原有平衡被破坏,新的平衡未出现时,有些人就会爆发出惊人的破坏力。
不去说从来都没消失过的各种各校谣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心眼子多的村民,嫌你穷怕你富的亲戚朋友。
你混得不好,别人看不起你;你混好了,别人看不惯你。
嫌你穷的可能是外人,怕你富的肯定是身边的人;需要防着的,绝对不是陌生人;能伤到自己的,肯定是自己人。
……
无数前辈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这些简短言论,都是无数血泪凝结而成!
归根结底,不过是在攀比、嫉妒、仇富这三种人性的叠加效应。
她想要大家和睦相处,消除这些是她做不到的,那就只能让大家忙得没空去琢磨这些。
等到大家赚到钱,手里有盈余,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再有光脚的不怕穿鞋的那种刺头出现。
她能做的只能是最大限度
降低风险,消灭是不可能消灭的,毕竟人的思想很复杂,不少人自己都不能完全了解自己,要不然怎么会有一念成魔一念成佛的说法。
煮熟的鸭子都可能会飞,又哪里有什么万无一失,不过是尽她最大努力。
李大河比她想得更多,虽然高兴她有这样一招能够帮到自己,但还是替对方担忧。
“你身上还背着巨额贷款,这事对你的影响不小,要不要悠着点?”
或许小范围先试点,再一步步放开?
李金花摇头,“没事,咱们村肯定都得安排到头一波,后续看情况再说呗。”
她会始终提供技术支持,但收购方面不打算统一收购,愿意卖过来的她这边就按市场价收。
太过基础的东西,比如粮食一类,利润肯定有,但利润不高是事实,而且她还不能做,一碰就可能被定性为倒买倒卖,被抓重点立典型。
想要多赚钱,要么就走高端化路线,要么就进行简单加工,多赚一份加工费。
农副产品加工后,不仅能够多赚钱,还能省去部分运输成本以及路途损耗。
她很满意自己的规划,不过她知道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步稳扎稳打做起来就好。
李大河见她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没有再进行劝说,“你心里有数就成。”
作为他自己的立场,自然是更愿意她能够带动大家一起赚钱,作为亲二叔,能在这个时候提醒一番,他已然尽力。
李金花不可能戳
破对方小心思,这些都在她预料之内。
“二叔,你放心,我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不管什么时候,没人能够随心所欲。”
人活在社会这个大染缸,哪里会有什么真正意义上自由自在的人,除非远离尘世、离群索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