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我看见它的存在了!(2/2)

可是当工作的进度达到某一个点之后,宁晨、陶辙轩、宋溪韵三人,都意识到了一个可怕的事情。

“宁院士……按照这样的工作进度进行下去,我们剩余的工作量,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可怕情况。”

在陶辙轩说出这种不可思议的结论的时候,宁晨和宋溪韵也都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

因为本身质数的数量就是无限多个,想要证明每一个质数都符合这样的情况,理论上需要证明的数量就是无限对个。

之前在陶辙轩的思路之中,也并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是当初陶辙轩希望达成的效果是,总结出一种适用于所有条件的证明方式,从而将无限的证明过程转化为有限的证明过程。

但事实证明,陶辙轩的这种思路还是没有穷尽所有的情况,有一些数量非常大的质数,出现了一些让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特殊特征。

在这样的挫折之下,宁晨、陶辙轩、宋溪韵三人,也不得不暂时停下了手头的工作。

“对不起,宁院士,我还是没有得到一种解决哥德巴赫猜想的通用方式。或许我的能力还没有达到这个要求,让宁院士失望了……”

陶辙轩的情绪显得非常的沮丧,看得出陶辙轩是非常不想让这样的情况发生的。

其实之前陶辙轩是一个非常冷静的人,并不会因为在研究的过程之中,出现一点儿的挫折就轻易的感到沮丧,而是可以非常耐()

心的去处理这些问题。

只是这一次的研究,与陶辙轩之前的所有研究都完全不同,在这一次的工作之中,陶辙轩抱有了特别巨大的期望,也承受了非比寻常的压力。

另外陶辙轩也明白,现在出现的问题,恐怕是自己所根本无法解决的,这才让陶辙轩感觉到如此的绝望。

相比于陶辙轩,宁晨倒是显得冷静了许多,知道事情远没有陶辙轩感受到的那么的绝望。

因为根据小智的进度评估显示,目前他们的这项工作进度只是暂时处于停滞状态而已,并没有出现进度倒退、甚至进度清零的情况。

这足以证明他们之前的这些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不是做的全都是一些无用功而已,只要解决了现在的瓶颈,就完全可以将项目继续进行下去。

想到这,宁晨先是耐心的对陶辙轩劝说了起来。

“陶教授,不必对此过分的自责,这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我在进行各项研究的时候,也几乎从来没有遇到过一帆风顺的情况。我们只需要耐心的分析这些问题,然后找出相应的解决方式就可以了……”

在宁晨耐心的劝说之下,陶辙轩的情绪逐渐缓和了下来,知道自己的确没有必要表现得如此的沮丧。

在问题出现的时候,所有的负面情绪对于解决问题都没有任何的帮助,反而是会徒然的增加困难,明白这种感觉的陶辙轩,自然没有必要继续陷入到这种状态之中。

不过在讨论了一会儿之后,宁晨、陶辙轩、宋溪韵都没有找到什么好的方法,也只能暂时先停止研究,等到他们想到了什么更好的方法之后,再去进行他们的研究了。

回到自己的房间之后,宁晨也逐渐感到了一些沮丧的情绪,因为目前他们遇到的问题,的确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即便宁晨能够通过一些话术去劝说陶辙轩,可是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的话,再漂亮的话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哎……也总不能再从系统这里兑换一张学科等级提升体验卡了吧。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我可不想继续再来一遍了。”

学科等级提升卡的高额兑换价格倒只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宁晨不想再次使用这种对于系统非常依赖的道具了,这会大大减弱宁晨解决这些问题的成就感。

既然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无论如何宁晨还是会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尝试解决这个问题的。

“想要短时间内完成数学学科等级的提升,肯定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了。不过以我现在的数学学科能力,并非就一定无法完成这些突破。”

目前宁晨距离将数学学科等级提升到五级,还有几万点学科经验之多,正常的提升的话,几个月的时间肯定是不够的。

不过宁晨心中也清楚,哥德巴赫猜想的难度,是比不上黎曼猜想的,或许四级的数学学科水平,就足够解决哥德巴赫猜想了。

在这样的信念的支撑之下,宁晨将自己的大脑功率运转到最大,重头开始对他们这些天的工作进行着总结。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的中心,就是更准确的对质数进行描述,找到能够统一总结这些质数的规律。我们可以尝试去构造全新的数学模型,对原有的数学工具进行修改……”

不知不觉中,宁晨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非常忘我的状态之中,这种状态非常的特别,与之前的“心流状态”、“专注模式”、“深度学习状态”等等都不完全的相同,而是一种融合了这些状态的一种全新状态。

甚至在这其中,还包含了类似于大脑仿真模拟的神奇状态,连宁晨自己也有些说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如何进入到这种状态之中的。

顾不上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宁晨赶紧利()

用这种状态,重新的对有关质数的数学模型进行着构建,却意外的发现了一个新的现象。

“我……好像看见质数的存在了!”

这种“看见”并不是常规意义的用眼睛看见,而是宁晨在脑海中,感受到了质数的客观存在,就像看见一类物质的存在这样,令宁晨也感觉到非常的不可思议。

这还是宁晨第一次直接通过如此形象的方式,去感受到这种抽象概念的客观存在,这让宁晨意识到,用一种模型去描述质数,很可能是一件完全现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