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仲文的话,王道秋听明白了,说白了就是市场需求火爆,而产能却严重不足。明白了这些,王道秋低头思考了一会儿,然后他说道:“硫璃这是个大生意,光硫璃窗和硫璃镜两项,每年生产个几百万块硫璃板,都不多。这么大的产量,放在白云观是肯定不合适的,这必须得在外建厂。”
“这样仙师,我给你个提议,就像我在宛平永定河边建钢铁厂一样,你也去宛平永定河边建一个大型的硫璃厂。把硫璃厂建在永定河边,烧硫璃的主要原材料:河砂、煤炭、石灰石,长石,这些在永定河两岸都有大规模的生产,可以保证供应。而且永定河水还可以为硫璃生产提供冷却水,以及廉价的运输方式。至于纯碱,这个我觉得就放在白云观里合成好了,省的让人偷学了去。”
“是极是极,小友所言极是,只要掌着纯碱的秘密,这制硫璃的绝活,旁人就学不去。”听到王道秋让道门掌着纯碱的合成方法,陶仲文也深以为然,点头附和着王道秋的说法。
而等陶仲文附和完,王道秋又提醒道:“仙师,这出外大规模建厂,那这硫璃一年所获的利,恐怕就跟南涧河钢铁厂一样,每年要以千万计了。这么大的利,如果还由道门一家掌着,这……?”
“是极是极,小友所言及是,这么大的利如果由道门一家掌着,那道门离死也就不远了。毕竟无论哪个皇帝,也不可能允许道门有那么大的财力,更何况还有那些个眼红的公卿。这样,这个硫璃场,我也按着规矩,让皇上占七成的利,我道门只拿三成。小友你看,这怎么样?”
老道愿让出七成的利,这也算是大魄力了,但王道秋认为这还是不够。于是他想了想后说道:“硫璃场建成投产后,正常运营年利千万两是至少的,即使是三成的利,那也至少是三百万两银子,这还是太多了。这样仙师,你除了皇上那边,再打点一下朝廷那边。跟皇上商量好后,你就让皇上召来户部尚书,你当着皇上的面,向户部保证年包税三十万两。现在户部穷的,那是天天在拆东墙补西墙,相信你在让皇上占七成利后,还许诺户部年包税三十万两,那户部和朝堂诸公就不会再为难你了。这不但能让你耳根清静,而且制碱要用到的盐,相信户部也会按官价拨给你,毕竟你一年要给他们三十万两银子。”
“是极是极,小友所言极是,不过朝廷现在财政困难,我道门当尽一份心。三十万两少了,五十万两吧,我道门愿年包税五十万两。”
卧槽!就陶仲文这觉悟,也有资格当江湖骗子?面对陶仲文的高觉悟,想着陶仲文后来告病归山时,主动退还了嘉靖帝历年的赏赐。王道秋明白了,陶仲文这老东西是个江湖骗子,但他是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高级江湖骗子,他搞钱的目的,更多的可能是为了扬名吧!
名利名利!没有名哪来的利?后世人拼命出位,就是想靠那点名去获利。而他陶仲文恰恰相反,他逐利的目的,去想为自己搏一个千古流芳。
想明白这些,看着眼前的这个傻老道,王道秋真不知道现在该不该劝劝他,该不该告诉他,他以后在千秋史书上就是个江湖骗子?再劝劝他,算了老头,別想那些有的没的,做人还是实际点好,吃喝嫖赌,活在当下吧!
说实话,想着这傻老道的傻叉行为,王道秋现在是真想劝他悬崖勒马。可再一看此时正因为自己,将为国家财政每年做出五十万两贡献,而正一脸自豪享受的傻老道。王道秋这会儿,是又狠不下心来,把真像给点破了。
人世间的事太残酷,人需要有一个梦想去支撑自己,或者说是应该有一个梦想去麻醉自己吧!就比如后世的买彩票,难道那些买彩票的人,他们真不知道自己中大奖的机会微乎其微?可即使这样,他们还是去买,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里面的原因是明摆着的,因为在那种社会里,一个社会底层,他想凭自己的吃苦耐劳,去买房买车、娶妻生子,这就是脑残傻缺,它的可能性是零。
而买彩票,它就算希望再渺茫,至少它还存在那种可能性吧!至少它能给人一种活下去的希望吧!
梦想也好,空想也罢,只要能让人不在世间行尸走肉,能让人有精神寄托。管他对与错,梦想还是空想,有总比没有强吧!
想到这些,王道秋将视线从傻老道身上移开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