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殿下,何出此言?”
那自己今晚来这儿,是干什么来了?
白跑一趟,不是吗?
胡惟庸端起酒杯,回敬了朱棣一杯。
就是朱元璋和马皇后,叫上两个儿子,一起吃一顿而已。
当船在秦淮河上渐行渐远的时候,又一艘小船过来了。
本来朱标是太子,要继承皇位。
但人算不如天算。
作为弟弟,朱樉还是嘱咐了朱标一声:“大哥,我看大嫂身子虚弱,气血很亏的样子,估计也身患重病了。最好是,能带她到岭南去检查一下。”
他来到了胡惟庸的身前。
“燕王殿下客气了!”
结果,胡惟庸却告诉他,什么都不能帮他?
“这……”
这才想起来,不但朱标短命,这位嫂嫂,更是一个短命的女子。
朱元璋说了,今年宫里的用度都得紧缩。
良久,朱棣给自己倒上一杯,然后一饮而尽,气愤地说道:“想不到,父皇居然如此偏袒于他!”
所以说,蓝玉对朱标是十分忠心的。
这让朱棣,无疑更加恼火。
“我当然没问题。”朱樉笑了笑。
毕竟,二人还是亲戚关系。
好家伙。
他也只能在心里,为常氏可惜了。
吃完了饭,没事做,自然就是睡觉。
可是深夜的秦淮上,却还有事发生。
胡惟庸老神在在地说道:“臣不过是外人,将来太子之位落谁家,一切都要看皇上的意思,这可不是一个臣子能决定得了的!”
朱标对朱樉重重抱拳,表示感谢。
况且,还要费一些钱财,为朱樉娶妻准备。
等胡惟庸再转过头来,朱棣的人已经不见了。
很快,男子出现在了画舫二楼。
本来之前,胡惟庸的心里还有点打鼓的。
胡惟庸提醒道:“燕王殿下,皇上对这一次秦王大婚,可是要亲自操办的,若是在这个时候横生枝节,只怕皇上会十分不满!别到时候,燕王你没有出气,反倒是得罪了皇上。”
朱棣闻言,沉默了。
喝完酒,胡惟庸便说道:“天色不早,殿下请回吧!”
谁知道,朱标突然病重了。
然后,他对朱樉说道:“二弟,此番你大婚之后,我想带着你嫂子和侄儿,一起去岭南,父皇那边我自会去说,你可同意?”
目光还瞥向胡惟庸。
朱棣很直接:“本王,要让朱樉大婚之日,变成他的耻辱之日!”
“休息吧!”
当朱樉见到常氏这位嫂嫂的时候,看到的是一个骨瘦如柴的女子。
朱棣前来找胡惟庸,还打算让胡惟庸,帮他出手的。
可是,听到朱棣这番话以后,胡惟庸眼神一亮,随即恢复正常,他笑着掏出一张纸放在桌上,然后笑道:“殿下言重了,我胡惟庸只忠心皇上,并非忠心秦王。殿下看到这里面的内容,自然会明白一切!至于殿下要怎么做,则和臣无关。而且,臣今夜也没有见过殿下!”
胡惟庸包了一艘船。
而且,朱标的长子朱雄英,也在不久后夭折。
朱樉没有再多说什么。
虽然常遇春已经不在了。
她是洪武十一年去世的。
蓝玉,也可以成为国舅爷。
这让朱棣无比恼火,怒道:“左丞相,朱棣告辞!不过,临走的时候,也不怕左丞相要投靠他秦王,我朱棣要告诉左丞相一声……我与他朱樉,不共戴天!”
他马上看向桌子。
然后,他发现那种纸,也已经被带走。
胡惟庸摸着胡子,笑了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