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心里没气吗?
真以为这天下,是老朱家一家的天下?
那些大臣们,就没有分享权力吗?
那么,银子出现了缺口,那就让你自己去想办法吧!
“费尚书,需要多少钱?”朱棣询问。
你们要做对,朕也不管着。
等到朱棣走后,他们马上围上了胡惟庸。
到时候,家破人亡,比元末还要恐怖。
朱元璋要了六十万,打算节衣缩食,过了今年再说。
那行!
国家的财政困难,你们这些人也要为君分忧吧?
费震一脸担心地说道:“今年夏税,恐怕连江浙都收不上来几个银钱,况且北边还有燕地干旱,马上到了秋季北元又将犯边,到时候收上来的夏税,能经得起一个兵部的盘剥吗?”
“哼,谁的钱,不是救命钱呢?”
就是在告诉他们……你们都看到了,钱都给了燕王。
一旦大明宝钞彻底奔溃,不知道多少人家将要彻底破产。
首先找上来的人是费震,户部尚书,他对朱棣开口道:“殿下,今年关中大旱,百姓都流离失所,如果旱灾已过,那些受灾的百姓急需户部拨款购买粮种以及耕作的农具,好让他们都返乡耕种,这可是事关百姓生计的大事,可一分都不能少啊!”
“各部都先给一半,等到了八月夏税收上来了,再行商议!”朱棣也没有太多的办法,只好画大饼,把算盘达到夏税的上面去。
以前他确实指着朱标,可现在朱标身体不行了,他的心思也转移到了朱樉身上,偏偏这个时候百官还和他做对。
可是偏偏,那些朝臣们,还要阻止朱樉当太子。
好吧,这些尚书们,都吵起来了。
你们要钱的,都去找他。
两百万,这就去了一半还多了。
朱元璋现在能做的,也就是想抱住大明朝的基本盘。
朱元璋走了。
钱也分走了六十万两。
吵得胡惟庸一个头,那是两个大。
魏泽开口道:“左丞相,你……你为何不和燕王殿下说明实情呢?”
到了明年,起码岭南那边又能依靠依靠。
“就是!”
他不管了。
这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可是,百官们听了,都是一脸为难之色。
边境安稳了,边军还握在自己手里,牢牢的攥着,让天下乱不起来。
每个人都这样说,都是一分都不能少。
朱棣沉声道:“现在不过是六月,马上到了八月,各省道都会交税,除非是兵部那种军情紧急的,大家就不能都紧一点,先渡过这一个多月吗?工部又需要多少银子?”
大明宝钞,唰唰地印出来,然后就有钱了。
刚好现在,是你燕王奉旨监国。
整个大明,已经货币已经膨胀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地步。
还当着胡惟庸这些人的面给的。
这等于是自废武功。
“今年以来,京城多处宫殿都需要翻修,目前尚缺一百万两,就是紧缩一些,留下几处宫殿不修,至少也要八十万两。”工部也开口了。
“够了!”
胡惟庸终于怒喝一声。
他听不下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