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还非常大。
但是罗敏居然当着朱樉的面,直接怒斥:“岂有此理,就因为他一个人的失误,导致百姓的财产出现了损失,甚至还有三条人命!必须将此人拿下,严惩!”
“袁公一人,足胜三军了!”
现在还要修高速公路、高架桥!
原来是负责爆破的人,购买的炸药型号和炸药的威力出现了偏差,导致当量不对造成了这样的后果,那这就牵扯到了制作炸药的军工厂。
当罗敏自报姓名之后,朱元璋以及百官都惊呆了。
毕竟,人才也是分等级的。
连朱元璋都觉得,罗敏这个年轻的县令,胆子有点太大了。
他宁愿直接拿出一亿白银,宣告天下要救济穷人,干着这种授人以鱼的事情。
这也让朝中那些官员们,再一次见识到了秦王治理地方的手腕。
朱元璋没好气道:“这种水稻,为何不在全国推广?”
但是国有国法,哪怕是这些人才犯了错,也确实要惩罚。
但是这心思也太多了一些。
至于授人与渔,那要等他彻底走到台前再说。
他也只好就这样,暂时带着百官回京。
马上就要回京了,朱元璋也想和朱樉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但是他起头了,朱樉却对他沉默了,他能高兴得了才怪。
“好小子。”
像袁公和罗教授这样的顶级人才们,才是完美无瑕的。
要推广,也得是他监国之后。
这个被称为政绩斐然,为朝廷创造了数百万税收收入的新安县令,居然真的如此年轻?
可是罗敏虽然年轻,说话和做事却都十分稳重,甚至在接待朱元璋等人的时候,突然听到消息,说是一座山体在爆破的时候出现了问题……
主要是,朱元璋感觉难以控制。
他心道:我为什么要推广?
朱元璋有些无奈。
比如现在,要送朱元璋他们回京,走海路,就也得到新安县来登船。
这个问题,还挺严重的。
朱樉道:“岂止是一军?他的价值可远不止如此。不过,在岭南之地,像罗教授这样的人才还有不少。”
次日一早,朱樉就安排好了车辆,并且和朱标一起,亲自送朱元璋以及百官们前往新安县。
见朱樉沉默,朱元璋板着脸,又一次和朱樉不欢而散了。
事情在罗敏有条不紊的安排之中,最终出现了结果。
比如说道路,一直都还在修。
以前是土路,修成水泥路。
眼下,朱樉还只会专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天子降临,对于任何地方来说,都是绝对的大事。
这是最糟心的。
毕竟,这可是他手下的人才。
这可是铁面无私啊!
谁能想象到,这样一位政绩斐然大公无私的官员,他居然是靠买官上位的?
……
ps:快一个星期了,今天人轻松了不少,但是一开始码字就头晕晕的,感觉特别想睡觉,思路也还是不顺畅,今天继续一更,明天看,可以的话就尽量三更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