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谬赞了。”
“这便是劳动改造的意思!”罗教授给朱樉的话,做了一个总结。
朱元璋沉默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
商有《汤刑》。
所以,他的反应很大。
监狱里面犯人太多了,也是十分让人头痛的一件事情。
自古以来,东宫是国本。
为什么?
因为,国无法而不立。
朱樉便帮忙解释道:“父皇,这是儿臣想出的法子。按照大明律中的说法,有一些犯人需流放,并不监禁其人,实际上他人还是自由的,这样对犯人算是什么惩罚?所以儿臣将岭南所有的大牢都改成了工厂型的监狱,将这些犯人关在其中,每日都要劳作。而他们所劳作的收入,便归秦王府所有。如此一来,儿臣也有银子养着他们吃喝。”
这也是他颇为骄傲的一点。
但是,罗教授提出的这五点,却像是给了他一拳。
可是,在罗教授看来,居然有这么多的漏洞?
这五大漏洞,等于就是全盘否定了大明律啊!
他怎能不震惊?
其实朱元璋也知道,大明律或许有不够完善的地方,律法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总有不完美处,所以他才来找罗教授有了这一次谈话。
说到这里,罗教授顿了顿,没有再讲下去了。
“他们都是犯人,何至于此?”朱元璋询问。
朱元璋见到罗司法,居然难得的态度温和,开口就说道:“朕听闻,足下一年时间,便使得岭南之地无一个蛮民,人人知礼守法。这岭南之地海晏河清,完全是你一个人的功劳啊!”
朱元璋闻言大惊。
有皇帝和没皇帝,也就没区别了。
“何为劳改?”朱元璋不懂。
所以朱元璋本人,都参与了大明律的制定。
朱元璋感觉被打到了痛处。
但其实在朱元璋这个天子看来,一国之根本,就是赖以统治万民的法典。
“哈哈,无妨。”
当然,还有朱樉。
你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度,那就约束不了任何人,那么这个国家就是一盘散沙。
也有人说是太子。
罗教授用一句话概括了,又说道:“而且,必须让百姓看到他们在犯了小错之后,都有改过的机会,才会避免他们铤而走险,而犯下更大的错。比如一个人,只是偷了一两银子,却因为畏惧法典,不敢入狱,怕入狱便是一辈子,所以便铤而走险,而去偷更多的银子,甚至想着已经身怀重罪了,不如干脆杀人……”
朱元璋傻眼了。
有话就直说了。
“好,你给朕仔细说说!”朱元璋明显不高兴了。
朱樉连忙开口道:“父皇息怒,罗教授乃是学者,知无不言,而且言之有物,请听他说完。”
因为,他发现罗教授的话,是对的。
……
ps:持续发烧中,只能尽量保证不断更,求理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