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虎,操纵好时间,等清廷的使者到了,把永历朝廷的使者拉到鞑子的面子,一刀砍了!”孙可望轻喝一声。
后面王爵虽然没有,但子孙们的富贵又保持了一百年。
另一个时空,他这个国主好歹也多苟了两年,死在了刘文秀后面。
两相对比,李定国砍的其实真不多啊!
不要说什么兄弟之情,刘文秀现在都啥样了?
孙国主想想也就释然了。
就这情况,要是自己穿越再晚上那么个十天半个月的,贵阳的最后一支大军一丢,自己这个国主不想死的话,也只能投咱大清,苟个两年了。
孙可望喃喃自语。
三兄弟中,死的最早又不是不知道是谁。
咱大明除了隆武,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
刘文秀都尼玛这待遇了,他这个‘罪魁祸首’还想啥自行车啊。
“国主,您早就该怎么做了!”张虎兴奋道:“朝廷的那帮人就该全砍了!”
“麻学士,胡尚书,你们可是让我好等啊!”
他可没精力再陪着永历朝廷继续玩下去了。
至于李定国砍的那些忠心手下。
他这个国主可是要注重养生的,永历朝廷这帮队友的消息听听就好,不能多想,这越想心里就越气。
这帮队友抗清无用,输出全打在自己这个国主的身上了,这样的人就是不能惯着,该凌迟的凌迟,该剥皮的剥皮,该腰斩的腰斩,该砍头的砍头,该勒死的勒死。
孙可望对此自然不敢怠慢,他这个国主亲自出城三十里相迎,同时下令南宁所有的兵马,一字排开,让咱大清的使者们看看,他孙可望的实力!
孙可望头顶金盔,脚踩战靴,身穿琉璃甲,一副里胡哨的样子,拉风无比。
李定国搞肃反这才哪到哪啊!
这一年五千两银子领着,可是足足领了十一年,领了咱大清整整五万五千两银子啊!
降工资后,每年三千两银子继续领着,又领到了康熙十一年了。
“这么看来,我和李定国、刘文秀之间的内斗,其实也还好吧。”
公元1658年四月,历时两个多月,清廷以学士麻勒吉为正使,礼部尚书胡兆龙为副使的使团,带着封王诏书,铸造的义王大印,以及大包小包的终于赶到了南宁。
爵位比洪承畴他们家高多了。
虽然很有可能被咱大清给阴了,但好歹也把王爵给传了下去,福及了子孙。
咱大清虽然不当人,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麻学士,胡尚书,你们这些何意啊?”孙可望不解道。
人家太平天国的战线可是还在天京附近,就敢砍两万多。
孙可望大手一挥,永历朝廷使者的命运就这样被决定了。
“世袭罔替?”孙可望倒吸了一口凉气。
咱大清可是真舍得下血本啊!为了拉拢自己,竟然给自己上了一顶铁帽子!
要不是他立志抗清,又知道咱大清秋后算账的作风,说不定还真就接了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