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旁边,还有1台同样的大型焊接设备,它在焊接着1个铝合金的大部件,也1样的,电弧飞溅,效率飞快。
谢振华心中暗道,今天算是开了眼界,居然还有这么先进的焊接方式,惠民厂的车体焊接,和这里相比,显得有1点落后了。
惠民厂的车体焊接,采用的是人工焊接,先用大型工装,将需要焊接的板材或型材固定好,然后才由人工进行焊接,效率比较慢。1个焊工班,常常要好几天才能焊接完成1台车的车体。
在焊接车间,谢振华看了很久,有1点舍不得离去。直到接到1个重要电话,他才不得不回惠民厂。
临走的时候,他询问道:“老弟,你们的试制进展真是神速,照目前这样的速度,估计用不了几个月,然后就能进入首列车的组装吧。”
唐博想了想之后道:“嗯,大约3、4个月左右吧,我想我们就能进入首列车的组装。”
只要3、4个月
谢振华又大大的惊愕了1把。1般而言,地铁的试制周期是1、两年的时间,而在大洋工业集团,周期大大缩短。
这和系统提供的科学详细的技术资料密不可分,按照系统提供的技术资料进行地铁的生产制造,不用进行设计验证,工艺验证,也不用进行反复的试验,基本上是1步到位,自然大大的节省了时间。
临上车的时候,谢振华还兴致勃勃的道:“老弟,再过几天,等我有空的时候,我会再来看1看。”
“老谢,我们这里随时欢迎你过来。”
谢振华这么感兴趣,除了和唐博的关系好之外,还有1点,他似乎从大洋工业集团的地铁生产制造受到了不小的启发,从中能学到不少的东西,他准备将从这里学到的东西用在惠民厂的生产管理之中。
谢振华暂时离开,返回惠民厂。
大洋地铁的生产制造,1直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几乎每天都有进展,每天都有不少的0配件被制造出来。
消息也渐渐地传开,不仅仅只是惠民厂的人知道大洋地铁的首列地铁生产制造进展神速,海江市很多人都听说了。
今天,唐博像往常1样,自己驾车到了河西厂区,想去生产现场看1看各0部件的试制进展情况。
但才到河西厂区不久,唐博接到了高波亲自打来的电话,显然,高波也听到了1些消息。
“唐总,听说你们首列地铁已经开始制造了,且进展神速,是不是呀。”
唐博高兴的1笑,自豪的道:“高市长,确实是这么1回事,我们首列地铁的试制正在全面进行,进展还算顺利。”
高波道:“这么大的事情,我这个做市长的,今天才知道,平时对你们的关注太少,有愧啊。”
唐博连忙道:“哪里,哪里,是我没有向高市长进行汇报。”
两人在电话之中谦虚客气1番,高波说了,他下午会来大洋地铁分公司,唐博表示欢迎。
下午,高波带着1些海江市的官员如约而至,大家在唐博和马建伟的带领下,深入生产现场,看了各0配件的生产制造情况,当然也看了1些大部件的焊接情况。
大家还去了巨大的,现代化的地铁总装车间,走进这栋大厂房里面,看了建设进展情况。
唐博介绍道,这栋厂房进入了工装设备的安装阶段,不久之后就能投入使用了,最多3、4个月,这里就将开始第1列地铁的装配。
高波参观完总装厂房之后,关切的询问了大洋地铁是否有什么困难,有哪些问题需要他帮忙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