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就这样解决了。
事上,唐博比李兆明还要幸福。这些都是有十多年甚至2十年经验的焊接人才。如果是十年后,你甚至不能用钱雇佣他们,也不能用高薪诱惑他们。
因为这些人都是各大制造公司的宝贝,所以被当成宝贝1样对待,不会轻易被挖走。
现在,正好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裁员潮,还有宝贵的人才等着唐博去接。
唐博的思想现在完全打开了。他心里想,明天早上开始上班的时候,应该再和王成谈1次。他不应该把眼光局限在海江市,他应该把眼光扩大到全省,为他的大洋实业有限公司尽可能多地吸纳失业的技术人才。
“菜都准备好了,各位,开饭吧!”
刘如端着最后1道菜从厨房里走出来,大声喊着。唐博客气地邀请李兆明和他们1起吃饭,甚至还开了1瓶好酒。
吃饭的时候,刘茹得知唐博已经同意让李兆明加入工厂,她对唐博大加赞赏,连声称赞儿子懂事。
第2天上午,李兆明高高兴兴地回到了省城。他会召集以前的同事,挑选那些技术过硬的人。再过几天,他就要把他们带到唐博的厂里去干活了。
仅仅过了两天,李兆明就带领大家来到了海江市,直奔唐博的工厂。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信息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发达。李兆明对唐博工厂的了解仅限于他的亲戚告诉他的。
他以前连厂子的名字都不知道;唐博就在两天前告诉过他这个名字,“大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他带着十几个同事,来到了惠民厂区。他们4处打听后,找到了大洋实业有限公司的位置,走了过去。有些工人甚至提着行李。
如果李兆明事先打个电话,唐博肯定会派车和人去迎接他们的。但是李兆明没有电话,打电话又很贵,所以唐博并不知道他们今天要来,可能还以为要多等几天。
现在,唐博在他的新工厂里。他们正在准备生产瑞城系列牵引电动机。1些部件已经到位,1些供应商已经向大楼交付了1些部件。
看到这里的情况,唐博心想,用不了多久,他们终于可以制造牵引电机了。这将是他们生产的第1批瑞诚系列牵引电动机。
在积累了1定的经验后,他们将不仅生产瑞城系列牵引电动机,而且开发更先进的交流牵引电动机系统。
就在这时,李兆明等人终于到了大洋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门口。站在大门口,李兆明环顾4周,但不能确定这是不是唐博的工厂。
据唐博的亲戚说,当时唐博的工厂很小,只有十几名员工。然而,他面前的工厂似乎还蛮大的。他们会不会来错地方了?
李兆明犹豫了1下,根本不敢进去。
“莉,你认错人了吧?”
李兆明的1个同事不敢相信地问,因为他们以前听李兆明说过,他们要去的地方只是1个小工厂,只有十几个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