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之,望尔待其子从丁。吾不甘终日劳其一生,只混得个薄田柴门。
遂应下,以图微末,从军建功,光耀门楣,振兴家风,祭父母在天之灵。
从军后,从一介宋军小兵,三年方熬至十人队正。想来,不胜唏嘘。
幸而趁蔡州大战,侥幸得功。赖史万户垂青入蒙军,赏百户。彼时心情忐忑,夙夜难寐,至今难忘!
其后,率白骑千里请功。出汴梁,入山西,过雁门,渡草原大漠。初到汗庭,又蒙公主垂爱,得娶之,随即大汗封赏,元帅收徒。每每想来颇为感激,时而庆幸,时而惶恐。
骤登高位,也曾飘飘然。锦衣华服,带鸾佩翠,出有仆从,内有美婢,人生之乐,纳乎于心。
然,随后妻妾身孕,降下鳞子,吾却要随军万里远征!离别之时,家眷皆发缕相赠,伴与吾身,心泣之。
其后,不远万里,随大军攻雄城,平草原,渡大河,卧冰雪,殚尽竭虑,屡出奇策,平衡各方。方今日拉起六万雄兵。
百日磨合,千辰锤炼,今日终见成果。回首种种,不易也,屡幸之,更唏嘘之。”
见义父章邯,竟不自觉叙述起一路的经历。灵慧如章五,自然不会认为义父此时表情惆怅就是感伤。相反,跟随义父这么长时间,章四明白,义父这是喜不自禁才发此言论。
故,章四顺着章邯的话讲道;“儿读书也曾读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
,损不足而奉有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义父一路走来,固然有命运使然,贵人相助。也有义父秉承自身初心,矢志不渝努力,才有现在了大好局面。这个初心心,孩儿看来才是最最关键之处!”
“初心?”章邯面带惊讶看向自己这位义子,满意地点点头。
小四说到点子上了,人生本就是一场修行,吃饭是修行,睡觉也是修行,干什么事都是修行。可修行修的到底是什么呢?这不管哪个流派都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修行修的就是一颗初心。
无非是道心,佛心,亦或者诚心之类的区别而已。
章邯赞道;“看来你小子书算是没白读,不过切记知行合一。”不忘叮嘱一声。
章四郑重点点头。接着把语气转到正题上来;
“义父招小四来是?”
章四拍了下脑门,脸色变得严肃,询问道;“其余三面城墙进度如何?”
章四;“根据探马消息回报,正在陷入僵持,尤其是南城墙处,不里王子正带人亲自攀城。”
章邯差异,惊疑一声;“不里亲自攀城?你没搞错?”
章四肯定地点点头,解释道;“是拜答儿王子亲自下的令。”
章邯眼睛一眯,心道;拜答儿此举别有深意啊!
此时他也鞭长莫及,搞不清楚具体情况,也就只在心里过了下。
朝城头看了一眼,见已经有数百人上了城墙,瞬间大喜。立刻指着城墙处,对章四吩咐;“你立刻
让你三位哥哥带着亲兵,坐上冲车抵近支援。城破再次一举。”
章四闻言,赶忙回头朝城头看去,也是大喜。
立刻朝着章邯拜别,蹬蹬蹬跑下将台,自去阵前通知几人。
章一,张二,章三接到章邯指令,没有丝毫犹豫,登上回转的冲车,和自己数百精锐亲兵朝城墙再次折返。
冲车靠近城墙的瞬间,三位便立即着人放下数块木板,趁着冲上前的兵马扰乱城头防线,使得对方弓箭手无暇他顾,疲软之时,带人踏着连接处的木板,越上城头。
刚登上城头的他们,并没有立刻四处冲杀,而是背靠背慢慢结成阵型,为方跃下城头的战友腾出位置。不消片刻,数百人已经全部跳上城头。
章一三人立刻碰头,章一吩咐章二,章三;“老二你带五十人朝北方清缴,老三你也带五十人朝南清缴。我带剩下的人,冲下城去,打开城门,迎大军进城。你们清缴完残军,就地防守,待义父之命。
可明白?”
章一说话语速很快,章二,章三倒也听清了,点点头表示没问题。
“好!依;令行事吧!”
......
只用了一刻钟,章一便带人冲到城门甬道处。
城门内甬道的守军见蒙军居然杀进了城,顿时像无头苍蝇一样四散奔逃。
有的甚至逃跑时,还把通过来的蒙军士兵挤开,完全不辨敌我了。
这些冲过来的蒙军士兵也被搞懵逼了。
这么猖狂的么?
随
即就是大怒,挥动马刀就朝这些无头苍蝇颈部动脉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