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又端起水杯喝了两口,这才说:“洪团长,哦,洪师长,我是受东江特委彭书记的指派,从海丰来。”说着,在外衣的夹层里摸索着掏出1卷纸来递给洪戈文。
“彭书记?”洪戈文接过卷纸摊开看了起来,见是东江特委开的介绍信,下面落款是彭书记的名字,名字上盖着特委的大印。
“是的。”老杨见洪戈文看了介绍信,便说起了原委。
原来,在甲子港那天老杨和江淮庵乘着小船在海上漂泊了2天1夜终于到达了香港,老杨先和省委取得了联系,又将江淮庵安置到1所医院。
江淮庵身体本来无大碍,得到治疗后很快就退烧了,休养1阵后他的身体就完全康复,这时,上海的中央要求江淮庵立刻去上海,江淮庵就在省委交通员的带领下去了上海。
同在香港的彭委员又被任命为东江特委书记,和老杨1同秘密回到了海丰。
说到这里,老杨兴奋地对洪戈文说:“洪师长,真是命运的安排啊,海丰也有1支叶贺军,你们近在咫尺却互相不知道。”
洪戈文猛然想起和聂岩在南塘镇会师时,听聂岩说起过风闻有这支叶贺军,却1直没有找到。
“老杨,我想起来,我的2团长当初在海6丰1带曾听说还有1支叶贺军,可是他没有见到,没想到还真有啊。”
“这支军队在海丰1带游击,平时神出鬼没,彭书记和我都是在交通的带领下好不容易才找到他们的。”
洪戈文问:“他们在叶贺军的番号是什么?”
“我不太清楚,只知道他们是1个团,团长叫董峥嵘。”
洪戈文1听董峥嵘的名字,心情又是1阵激动:“董大哥,老杨,他不仅是我的老乡和学长,还和我同属第24师。”
“这么巧?现在董团长的部队已经被正式改编为红军第2师了。”老杨更加兴奋。
洪戈文1听董峥嵘的部队被编成了红2师,更感兴趣,问:“为什么是红2师?”
“9月份的时候,红1师在江西成立了,我们海丰就只能是红2师了。”
原来,董峥嵘带着他的团从汤坑来到海丰时,只有600多人,他们吸收了1些0散的叶贺军,队5有了近1千人,之后来到海丰县西面50多里外的朝面山和中峒村休整,和当地的1千工农革命军在海丰县的西面打击民团,成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