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构成代表进行中的生态和生物的进化过程和6地,水生,海岸,海洋生态系统和动植物社区发展的突出例证;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动植物种的栖息地。
黑石山原始森林保留了大量远古孑遗、珍稀濒危和特有的物种,同时也是中南西部的1个强烈隆起地质带。形成年龄大约在15—20亿年之间,具有悠久的地质演化历史。悠长的历史让黑石山地区可谓是地质演变的1本活教科书。
…………………………
任卫风在南江大学主攻的是古生物专业,他从近段时间获取的大量资料中来看,黑石山的价值体现在亚热带落叶林的生物多样性方面,这个价值在全球范围内是不可替代的,他认为可以从这1点来着手申报自然遗产的工作。
任卫风从那时的经历与现在看到的大量资料来分析,他认为申报成功的可能性还是会有,哪怕就是这1点可能,那么就可以去加入到这个竞争当中去。
如果黑石山申报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功,那就会给远水县或高山市甚至南江省带来不可估量的带动效果。
当然,这还面临着国内其他地方申遗的竞争压力,并且还有类似地方申遗的内容有些重叠。
申报世界遗产是1场漫长而艰难的战役,主要体现在时间久、环节多、名额少以及标准严这些方面。
按规定,申报1项新的世界遗产至少需要两年,如果再加上列入预备清单的时间,少则需要2年,长则需要十几年。此外,从前两年开始,世界遗产申报已经实行限额,每国每年最多只能申报两个项目,难度可想而知。
几十年过去了,世界遗产名录还不到1000处。也就是说,全世界平均每年也只有20多个项目可以申遗成功,从这里也就能说明了它的严谨和稀缺性。
它绝对是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经过严格的筛选才有资格进入世界遗产名录。
正是因为它的稀缺和珍贵,申遗也成为了世界各国彰显自身文化底蕴的1种方式。
例如太平洋对岸那些历史只有23百年的国家,任凭实力如何强大,也很难申报到几处文化遗产。
即便是在历史悠久的1些国家,很多申遗项目也是经历了数十年的努力,才最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内。
没有申报成功的比比皆是,但是任卫风却以另类眼光来看,他认为黑石山森林在强大的竞争中具有1定的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