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处级干部通常不是省委办公务员的终点,而仅仅只是1个新的起点。很多省委办的公务员,经过1段时间的努力后,还有不少会提拔为厅级领导干部。
如果特别在意级别,那么省直机关会是1个很好的选择,单位天花板高,个人的成长天花板也高。
如今30岁不到的任卫风机会非常大,换言之,其他1些比如40多岁仍是科级的干部,那么在单位也就属于极度边缘的人物,再上去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
如果有心想要往仕途上走下去,任卫风此时的位置就是成败的1个关键节点。
在省委办里,对上是国家部委、平看是其它省直机关,到省里各地方调研就是“下去检查”。有单位的名头在那里,任谁见了都会高看1眼。
因此,任卫风即便虽然只是个处级以下的干部,但因为省委办公厅的平台高,名声响,走到哪里都会轻易获得下面的尊敬。
不过这里的工作人员缺点就是不大接地气。
部分年轻人刚毕业就进入了省直机关,尽管待了十来年,级别上已经是正科,但由于没有基层经验,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坐在办公室,对基层群众工作和实际情况并不了解。
很多人没有得到过考研和锤炼,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了基层同龄人1大截,工作偏于纸面化与机关化,习惯性于纸上谈兵,对基层情况1知半解,说起话来更是半壶响叮当,自以为很懂,实际上什么都不懂。
虽然任卫风的工作经历也是如此,但他从小长于乡镇,再加上他自身从前也是在乡镇生活中摸爬滚打过来,因此会更加接地气1些。
在这同时,任卫风也总结到,当年大家都是科员,没什么利益纠葛,无话不说,时常会约在1起。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同事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就开始变了味,会明显地意识到彼此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自然也就微妙起来。
很多人会更加注重保持距离,平时蓄势待发,甚至为了利益,不少人会在竞争副处级的关键节点上闹翻,从而沦为路人。
在单位待了这么久,任卫风善于去观察,也就越发了解自己究竟需要的是1个什么样的生活和事业。
这时,他感觉到人和人会活得越来越不1样。
………………………………………
如今是躺平还是奋斗?分叉路口往往从这里开始。
是要淡泊名利,看破红尘决心躺平?还是要奋斗1把向前跨越呢?
对于这些,任卫风看的非常清楚。
通常来说,如果在省直机关从来没有轮过岗,并且只在1个部门以及1个岗位上待着的干部,最好要看准时间点,主动去找领导要求调1个岗位,去那里锻炼锻炼。
这种多岗位的锻炼经验,对于今后在副处级竞争的资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存在这种经验单1的情况,必须要赶紧布局走在前面,不能等到临时要提拔人,这才意识到已经落后于别人。
1旦某个边缘的省直部门,突然在哪天调来了1个30岁出头的科级干部,那么就不用去怀疑,人家肯定是来镀金,下1步必然就是单位空缺的处级职位。
过渡1段时间之后,如果不出现大的意外,过几年还会1纸调令,去到更好的1些单位。
这些经验任卫风不是不知道,而且非常清楚,如今他还年轻,潜力很大。
对于仕途升迁,在领导不愿意他离开的同时,任卫风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另1种理解方式。
对于长期在省委办工作过的他,那里的特殊工作注定了里面的干部政治敏感性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如今挂职来到了沿溪镇,任卫风也不断在思考今后的出路。
……………………
对于任卫风在沿溪镇所写的《关于建设黑石山原始森林的报告以及申请加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可能性》,这可不是他用从前那些各地的策划套路及模板来写的,这上面少了很多从前那些发展规划上的“文字游戏”。
正因如此,就连对任卫风持反对意见的沙展侠也认可了这份独辟蹊径的发展规划远景方案报告。
在这同时,他也很想看1看任卫风担任黑石山原始森林管委会书记与主任时,究竟能不能实现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对于身为县委书记沙展侠来说,如果成功,自然会是他这1辈子最重要的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