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卫风忍不住好奇:“它们还能重新长出来吗?”
外公想了1会,沉吟道:“1部分灭绝的中草药,经过环境以及气候的改变,很可能又能够重新长出来。1些植物种子埋在土里,僵而不死,1旦有了合适的环境,有可能还会破土发芽……”
这时,任卫风翻开书,看了1会,只见上面那些晦涩难懂的文字中,记录了很多绝迹的中草药。
外公指着书上其中1株草药图案说:
“这种草药叫蝉翼红,是第3季古热带的残遗植物,属于植物中最老的1种,从前分布在我国西南部的偏远山区,近1200年来从来没有记录,前不久竟然让我在山里找到了1株。”
任卫风赶紧问去:“你采回来了吗?”
“我采回来了1株,留下了另外1株,咱们总得留个根在那里。”
任卫风见到图中这种草药长得很矮,如巴掌大小,但根茎却很粗壮,叶片呈半透明状,上面有白色的网状线条,性涩、质黏,可以在血液中产生强烈的黏合作用。如今任何1种药效都比不上它的作用。
外公面露慈祥神色,关切地告诉他:“我已经把这1株蝉翼红磨成了粉末,你随时在身上放1些,以备万1。”
这正是当天在防洪堤处,任卫风放入高华文口里的混合草药。
外公继续翻着那本荒草经,然后对任卫风说:“这种细长多齿的称为“鱼脊草”,名如其形。可以明显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降低血液黏稠度,溶解血液内沉积的有害物质,让人神清气爽、耳目1新。
“它是1种几近灭绝的稀有药材,它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周围环境极其恶劣。”
之后任卫风得知,凭着外公的丰富经验,他在老屋旁的土里移栽了几棵,长势还不错。
外公耐心地对他说:“野生药材的气味、形状和药效都会比较稳定,自然界的原则是优胜劣汰,而在人工种植过程中,种源会逐代退化;首先在形状、气味和质地上就会有明显差异,外观上1代比1代规整,质地越来越轻,不使用营养素的话就会越来越小,气味也越来越淡。至于药效更是差之千里。”
任卫风知道,中药材讲究4气5味,由生长的环境所决定。野生中药材的环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属于生物学中的最优解。
它们在生长过程中充分吸收了自然环境的“气”和“味”,也就是上天的自然变化所赐。
而反观种植药材则完全没有这种自然所赐予的环境,环境的改变1定会导致药效减弱。
其实不仅仅只是中药材,包括其他农林作物,如水果蔬菜、禽畜动物也是1样。
这时,外公又指着另1株树木图案说:
“这种上古的黑樀阴木有着1种极高的药用价值,将它细细磨碎加水调和,可成粘稠状黑色液体。平常伤口涂上均能很快止血,并且在数分钟内,伤口上会结上1层如同肌肤1般的薄皮,不出半小时内伤口可愈合十之89。”
“野生中草药很容易受到空气中各类药物残留的污染,包括现在落下的雨水中也有残留物,这些都使得很多野生中药不再有从前随处可见的情景。”
随后,外公叹了1声:“人力岂可夺天力!就比如野生灵芝。它的气味浓厚,表面有光泽,外形边缘不规则,质地重而密实。而人工种植的灵芝,气味不纯正,表面无光泽,边缘规整,质地轻而松软,没法与野生灵芝药效相比。”
紧接着,外公笑了笑,给任卫风说了1件事:
“我曾经送给朋友1点3十多年的野生黄芪,结果他按照以前服用种植黄芪的用量泡水喝,竟然害他那天整晚都无法入睡、神采奕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