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斌拿手指放在老太太鼻子下,还有呼吸。
“妈,我们赶紧把人送医院吧!”
大中午的萝卜骨头汤,自然是喝不上了。
陈建斌作为1个男人的优势,此时完全体现出来了。
他当机立断的用家里的自行车驮着王奶奶,用绳子把王奶奶和自行车拴在1起。
李慧珍在车后扶着王奶奶,防住老太太再掉下去。
幸好,他们住的地方,就离基地医院不远。
不到十5分钟,老太太就送进了急诊室门口。
1进急诊室,李慧珍就大喊救命。
穿着白大褂值班的医生护士,跑出来,“病人什么情况?”
陈建斌和李慧珍,1问3不知。
他们1家子都对王老太太的身体状况,不了解啊!
医生没好气,直骂两人糊涂,连家里老人身体状况都不关心。
医生嘴里开骂,手脚却不停,争分夺秒的抢救病人。
过了半个小时,1个护士从抢救室出来调设备,看到在门口的陈建斌母子,顺嘴骂了他们1通:
“你们是怎么照顾老人的?大娘有糖尿病,平时也不注意控制血糖?病人现在是高血糖高渗状态,导致了休克!”
高血糖高渗状态?
李慧珍1点都不懂,她是第1次听说这个词。
陈建斌很吃惊!
平时没有见到王奶奶吃药打针啊。
她就是特别瘦,平常也没什么异样,身手相当灵活啊,比1般同龄的老头老太太,都灵巧不少的!
王奶奶竟然有糖尿病!?
“对不起!对不起!请1定尽力抢救,不管花多少钱!”
护士见陈建斌这精神小伙子,态度诚恳,脸上的神色略微舒缓。
“我们当然会全力抢救的!”
抢救了这么久,医护人员也没给陈建斌缴费单据,让陈建斌去缴费。
1997年和现在的医院还是不同,油田基地医院本来就是企业医院,是在计划经济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企业自办的医疗机构,病人也大多数是油田企业员工干部。
医院对病人,都是先抢救后收费。
不过,后来,因为基地医院医疗水平高,设备先进,很多1些非油田的人员也来看病住院,渐渐的,拖欠医药费成了常态。
经常是手术做了,住院也住了,该缴费了。
病人和家属偷偷溜走了。
他们都不是油田员工。根据留在医院的个人信息,也找不到他们的所属单位,向他们追要药费、手术住院费什么的。
所以,他们逃费经常成功。
这倒逼的油田所有的医院,慢慢的也改了规矩……
哎,人心哪。
医患关系紧张,医院和病人相互不信任,也不能全说是医院的错。
陈建斌还是去了收费处,先预存了70元,他全身上下只有这些钱。
王奶奶性格不热情,有点孤傲古怪。
可这年头,租房多难啊,又是能在市区租到这么称心的房子。
陈建斌对孤老太太挺宽容,他希望王奶奶快点好起来,大家继续做房东和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