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幡然醒悟不晚(2/2)

李潮生更是起身一拜,哪里能让杨师兄就这样离去,说不得杨师兄就真的改换门庭,如景存亮一般,

“杨师兄,万万不可如此,杨明的事,师弟略有耳闻,那薛家的人,乃是贾家荣国府的姻亲,薛家大公子薛蟠还有一个妹妹薛宝钗,富贵无比。

反倒是薛蟠不学无术,欺男()

霸女的恶名在江南就有了,倒是他的妹妹颇有贤名,如今入了侯府做了平妻,这才是薛家的底气,

燕春楼的事,应该是洛云侯和禁军右卫大将军和孝成之间的矛盾,杨明受了无妄之灾,卷了进去,所以杨师兄,您不必介怀,更不要有怨恨之心,就算是忠顺王在此,也不敢插手其中啊。”

李潮生心中叹息了一口气,勋贵之间的事,文官如何撼动,更别说青楼烟花之地,争风吃醋打架太平常不过,真要追究,谁的脸上有光。

杨少师早就明白的道理,也不知犯了什么糊涂,会说下今日的话语,

“大公子,是师兄蒙蔽了双眼,险些酿成大错,没脸留下。”

“杨师兄,此言差矣,您刚刚所说的事,即使现在没有,以后未必会没有,商议的事也算是一种出路,藩王不可投靠,未必不能依附在京城的闲散王爷,事情先不急,等家父身体好一些,再细细商谈,未必没有咱们的机会。”

李潮生也不是迂腐之人,更不是不知变通的人,在通政司做到左丞的位子,也不是无用之人,审时度势必然不少,朝堂之事应该在恩科过后会有变化,具体怎么变还不知,想来机会也不远了,等父亲致仕后,万一不成,王爷那边也是好去处,现在时机不对,不可鲁莽。

听见大公子所言,三人顿时安静下来,不愧是恩师的衣钵传人,能屈能伸,容人之量,李家后继有人了,三人竟然拜服在地,

“听大公子的,我等三人,愿意为公子前驱。”

“哈哈,好,好,三位师兄快快请起,来人啊,上好酒,今日,本公主和三位师兄一醉方休。”

随即,

有婢女上来,撤了筵席,重新摆上一桌。

李府正堂,

屏风后的内堂暖阁,

首辅李崇厚歪着身子,斜靠在铺着软榻的炕上,堂内的一角,靠着窗户地方,管家李立文坐在那,拿着扇子看着炉子上一锅药,时不时的还用扇子扇了几下。

少许,

药煎好了,

管家急忙用包着锦布的手,把药端起来,小心地倒上了一碗,药汤黏稠,散发着苦味,

端着药碗走到了老爷身边,轻唤了一声,

“老爷,药煎好了,”

“咳咳,嗯,扶我起来,”

苍老的声音响起,管家急忙到了老爷身后,伸手把人轻轻搀扶起来,而后把药碗递到老爷嘴边,

李崇厚坐稳后,闻着苦药味道,微微皱了眉头,伸手按着碗,几口就咽了下去,

“还是那样苦,这些御医都是一个方子,”

“老爷,苦口良药利于病,御医开的都是稳妥的方子。”

李管家在身边安慰道,又递过来一碟蜜糕,李首辅捏了一块送入嘴中,这才好一些,

“嗯?怎么没看见潮生呢,去了何处?”

“回老爷,大公子今日在后院观景台,和老爷几位门生小会,所以并未前来。”

李管家不敢怠慢,老爷对大公子一向严厉,赶紧解释一番,

李首辅有些疑惑,什么门生,

“是哪些人来了,老夫门生多了,出息的没几个。”

“回老爷,有光禄寺卿杨少师,鸿胪寺卿孙伯延,太常寺卿栾公赋几位大人,”

管家收了碗碟,在身侧一一道来,只有首辅大人眼里暗自闪过一丝睿智,

“是他们,今日上门可说了什么,还是因为杨少师的缘故,他儿子杨明被打,可不是稀奇的事,夹杂在洛云侯和禁军之间,只能说此子倒霉,不长眼。”

李首辅中气时足的脱口而出,虽不过问朝堂()

内阁,但京城大小事,还没有几个能瞒住他的眼呢,

一个堂堂官家之子,在青楼与他人动手,那薛家不过是商家之家,就算打赢了也失了体面,

“回老爷,应该是为了此事,杨大人看起来是有些沉闷,不过大公子想来也会发现,老爷不必担心,要不是老爷故意藏拙,如何能让,”

管家还未说完,就被李首辅打断,

“此话万万不要说,能安稳的从朝堂隐去,是我们李家的幸事,潮生有时候看不明白,党争,明面上是朝堂之斗,其实是争的命,要不是武勋在侧,如何会有这般克制,阉宦之祸,反而是老夫所担心的,至于这些门生,随他们去吧。”

李首辅喃喃自语般的诉说之后,闭上了眼睛,复又躺下,管家李立文心中巨震,老爷一番苦心,大公子也不知是知不知道,但又不敢多言,

无奈上前,给老爷盖好被子,就要退下,忽然,李首辅出言,

“等他们散了酒宴,让潮生过来一趟,老夫有事交代。”

“是,老爷,奴才记得。”

“去吧。”

李管家躬身退了暖阁,让几个小厮在门前候着,自己领了人,并着几个丫鬟,则是去了后院的观景台,看看大公子喝的如何了,万不可失了态,

老爷看样子是有话交代,大公子顺风顺水惯了,就怕凭空说错了话,那些同门虽有情谊,可是在官场都是老狐狸,谁的心是真心呢,这样一想,脚下的步伐又快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