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位和陈乐平相熟的导演很是热情的上前和他打着招呼。
“辛苦了,乐平,这部电影很是花了心思,谢老要是在天有灵,也会感到很欣慰的。”
这是厂长对陈乐平说的话。
听着大家的恭维,他有些局促不安,这部电影他虽然挂了个导演的名号。
但其中大部分场景甚至包括摄影都是在刘跃明的指导下完成的。
唯1做的可能就是觉得这样1个英雄人物,死在鬼子枪下太过悲壮,强烈要求修改剧本。
最后刘跃明拗不过他,只得把结尾修改为陈真得救,和众师弟1起北上抗日。
虽然觉得这样的结局远不如原版的更具有情绪上的感染力,但圆满结局也未尝不可。
此外,为了让电影画质更有感染力,刘跃明不但采用了国外顶尖的胶卷。
而且还对摄影机的光线运用做了大胆的尝试,使之呈现出1种油画般的效果。
看上去有1种历史的厚重感,再加上其表现的年代,使得整部电影犹如1部历史纪录片1样让人有种极为真实的感觉。
更增添了人们观影时的情绪调动。
就在大家相互击掌庆祝的时候,周华强走到了刘跃明跟前,眼神复杂的看着这个被他视为不懂规矩的毛头小子。
刚才审片时,他从头到尾都1直在全神贯注的观看,就连手里的笔记本被他揉成1团都毫不知情。
看完后,他只有1个感觉,那就是“爽!”,从头到脚的爽!
整部电影有1百2十分钟,超过了目前大多数电影的9十分钟,足足两个钟头。
但却让他看得没有丝毫有瑕疵的地方,如果有那就是时间太短,还没看够!
尽管导演挂的是陈乐平的名字,但大家心里都心知肚明,真正的掌镜者是刘跃明,只是碍于规章制度,有些话不好明着说。
周华强扪心自问拍不出这样优秀的影片,这种前所未见的精彩打斗场景,这种对情绪调动的精准把控以及剧情有机的统1和融合。
没有在电影事业耕耘多年根本就做不到,而刘跃明这样1个第1次掌镜的年轻人能做到这1点。
只能说明对方是个天才,而天才和凡人之间的差距不是资历能弥补的。
想通这1点,他脸上露出了释怀的笑意,对他伸出手说道:“受教了!恭喜!”
“小子年轻气盛,有什么对不住您的地方还请多包涵。”
1老1少两只手握在1起,陈乐平见状1笑,两人能和解是最好,毕竟他还想把刘跃明正式调入潇湘电影制片厂。
如果他1来就跟1个资深老导演闹翻,到时候他在厂里就会显得目中无人,到时候影响到工作。
晚上,大家来到食堂包了个包间庆祝,开怀畅饮之际,厂长对陈乐平说道:“乐平啊,这部电影很不错,我会第1时间把它报送给总局。”
“另外,这部电影还差1个主题曲,等会我会跟老姚打个电话,要他来看个片,争取早点把事落实了。”
刘跃明听到这,1拍脑袋,“哎呦!怎么把这事给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