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穿回1980年。
骑着3轮车行驶在通往电影院大街上。
眼前依然是1栋栋低矮破旧的楼房。
坑坑洼洼的路面。
以及路上那1个个身材消瘦,衣着简朴甚至寒酸的人们。
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路边有了馄饨摊、豆腐摊、油条油饼摊等食品摊担。
而电影院前的广场上更是热闹。
有大爷拖着板车,从里面拉出1排排折叠书架。
上面摆满了各色连环画、儿童书。
两分钱可以看上1整天。
还有些大妈带来气枪气球,供人打靶。
1些剃头匠、补锅匠则带着行头占据路边显眼位置,不停敲着手里的工具吸引行人的注意力。
1些菜农已不甘心1直死守在东风街。
开始挑着担儿沿街叫卖。
除了蔬菜还有他们自己捕的鱼以及养的鸡蛋。
甚至还有1些活的鸡鸭。
刘跃明停下脚步,出神的看着这1切。
就在几天前,这里还是1片空旷的广场。
但眨眼间就已经变成了1个热闹的集市。
距离《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迎接大有作为的年代》刊发不到半月。
各地对于个体私营经济的大门还未完全敞开,顶多算是开了条缝。
但就是这1丝缝隙却让底层的群众看到了奔向美好生活的希望。
仿佛1夜之间,各行各业的小摊担、小作坊8仙过海各使神通。
就让1直空旷寂寞的电影院广场变成了商贾气息浓厚,百业俱全的集市。
“群众的创造性积极性真是潜力无穷啊!”
看到这1幕,刘跃明不由感慨道。
在他的计划里,龙城县城将是他发家的根据地。
因为这个年代。各地的地方保护主义排外情绪还是很浓厚的。
外地诸如广州、上海等地虽然观念更加开放也更有活力。
但他现在立足未稳,又人生地不熟。
贸然前去打拼,搞不好人财两空。
反而龙城县城算是熟门熟路,人们又不缺乏创业精神。
如果能在这里创下1番基业。
到时候再辐射全国,成功的机会就要大得多。
1想到这,他心头就1片火热。
恨不得立马大干特干,提前n年实现小康。
但看到经营者们1个个小心翼翼的样子。
瞬间又让他清醒过来。
饭要1口1口的吃,路要1个脚印1个脚印的走,走太快小心扯着了蛋。
信步走进电影院家属楼。
此刻刘劲强正端着1本《海底两万里》的科幻书看得津津有味。
“堂叔,你妈呢?”
“小明哥,妈带妹妹去看牙齿了,有什么事么?”
“那就等他们回来,我要交给你们1个任务,要是完成得好,就奖励你们1人1个玩具。”
听到有玩具奖励,刘劲强立马来了精神。
“是什么呀?”
刘跃明笑眯眯地从兜里掏出1张图片。
看到图片上的东西,刘劲强立马挪不开眼了。
上面是1辆黄色的小汽车,看介绍还可以变形。
变成1个机器人,上面还有各种各样的武器,看上去就非常高大上,
1想到这么好玩的玩具,到时候带到学校,准会馋死那些平日里在他面前得瑟的家伙。
他这心头就无比的火热,赶紧问道:
“是什么任务呀?保证完成!”
“呵呵,不急,等她们回来1起说。”
刘跃明卖了个关子。
不1会,李秀珍带着刘宛筠回来了。
见到刘跃明也在,很是高兴的说道:“小明,正想着通知你大舅爷什么时候回去1趟,给你送件新衣裳。”
“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