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俩中年汉子看上去也并不强壮。
但人家挑着猪,走路稳稳当当,说起话来不带喘的。
显得轻轻松松。
“山里住的汉子都是好体力的呀!”
见状,他不由得感慨道。
“哎!建军回来了?哦?不对,眼花了,这是建军的老弟么?”
见到刘跃明,大毛叔和细毛叔都是1愣。
上下打量了他几下。
他们所说的建民自然是刘跃明的爷爷刘建军了。
先前俩人隔得远,以为刘建军回来了。
但见到他俩居然没打招呼。
于是到了跟前故意没去理他,而是先逗起了刘宛筠。
等回过头再准备刺他几句时。
却发现这个“刘建军”年轻了十多岁。
话1出口才清楚认错了人。
见到连奶奶都要喊他们叔,刘跃明1时间也不知道要喊他们什么。
还好李秀珍给他解了围。
“毛叔,这是建军堂侄刘义平的小孩,叫刘跃明。”
“小明,这是我排行叔公,你喊太叔公吧!”
“太叔公好!”
“好好好!小明是吧?好高啊!比建军都要高好多吧?”
李秀珍笑笑:“他有1米86高。”
两个太叔公顿时吓了1跳。
“这真是长人啊!这要是古代,那是1员大将啊!”
“就是就是,身高力不亏。”
看到自己等人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刘跃明招呼道:“太叔公,要我帮忙抬过去么。”
这条小道1旁是农田,1旁就是1条山间流下的小溪。
此时正值冬季,农田冻得坚实。
但和道路的高低差有将近67十公分。
他俩人抬着头近两百斤的猪,看样子并不容易过去。
“满哥,这不要帮忙,我们经常这样过去的。”
太叔公们拒绝了他的好意。
抬着这头肥猪呲溜1下就滑下了田埂。
绕过3轮车后,然后1抬脚就抬着猪又上了田埂。
这1幕看得刘跃明1愣1愣的。
不由得伸出大拇指说道:“好功夫!”
俩人哈哈1笑,抬着猪走远了。
等他们走远,刘宛筠舔着嘴唇说道:“妈妈,中午我想吃红烧排骨。”
“中午来不及了,晚上吧!”
又过了1会,就见1个4十来岁的中年汉子带着俩十来岁的男孩。
拿着扁担箩筐过来了。
刘跃明看得清楚,这正是年轻了4十来岁的小舅爷李秋实和他的俩儿子。
“2哥,聪聪、林林。”
李秀珍见到2哥和侄儿,很是开心的上前打着招呼。
聪聪就是李梓聪,是李秋实的大儿子,今年12岁。
林林就是小儿子李双林,今年10岁。
虽说他是弟弟,但从小长得壮实,看这个头跟他哥都差不多1样高了。
“珍宝,回来了,这是建军的哪个老弟么?”
看到自家妹子回来了,李秋实很是高兴。
和她打过招呼后看到1旁的刘跃明,起初以为是刘建军,心里还在嘀咕。
这妹夫当了干部就不晓得喊人了。
结果凑近了1看才发现不是。
李秀珍憋着笑说道:“这是建军堂侄孙刘跃明,刚才大毛叔、细毛叔都认错了。”
“小明是吧?不好意思,舅爷爷搞错了。”
看到自己摆了个乌龙,李秋实有些不好意思的摸着后脑勺说道。
“舅爷爷,是我不好意思,这段时间可能会要来打扰1下。”
“什么打扰不打扰的,平时请都请不到的客,想住多久就住多久。”
李秋实毫不在意的说道。
“2哥,小明的情况有点特殊,等会我跟你仔细说。”
【作者题外话】:细舅:小舅的意思,1般称呼家里排行最末的那个。
某某宝:称呼名后面加个宝,1般用于家人之间亲昵的称呼。例如李秋实称呼妹妹“珍宝”。
供销社:当时商店的称呼。1些供销社还兼具收购农副产品职能,比如收猪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