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最新地址:www.88dushu.net
88读书网 > 重生王伦之我的梁山 > 第201章 奴家不会乱说

第201章 奴家不会乱说

“小娘子谬赞了!玩笑之作,岂能登大雅之堂?”

“不是玩笑!”

茂德帝姬总是十来岁的小姑娘,还保留着那份天真,对王伦的欲扬先抑的套路还不熟悉。或许,在她心中,好便是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吧,她飞快地用余光扫了1下王伦,认真地说:“奴家觉得,大官人的词作比京中那些大词家都要好得多!”

她想到自己刚读到那两首《雪梅》的时候,那时宫里正下着新年的第1场大雪。前人咏雪咏梅,都是以抒发胸臆居多,或是以物喻人,或是以景抒情,谁知道作者竟然把雪与梅比较、还弄出了不1般的意境!连文艺造诣不1般的爹爹读了都赞道:“有意思!”

那首《卜算子》,据说是作者为1位女子所做,清新而不落俗套。读到那句“她在丛中笑”时,她竟然幻想出那幅场景来,真美。

那时她隐约听说作者原本是个名不见经传的秀才,但其它的,没有印象。

直到梁府上大4宣扬,她才知道,他又用1首造诣极高、拍马屁不落俗套的诗让梁师成在人前扬眉吐气了1番。甚至连爹爹都知道了这事了,还笑说“梁大伴脚步都比平时轻快许多…”

这人真有才能,拍马都拍得那么香!

然后这位叫做廖良的作者,突然1下子就在东京出了名,原因还是他在媚仙楼给名妓崔念4写的同名词作《卜算子》,据说1首词得了5百金,轰动汴梁。

但被传为佳话的还是当晚那首赠送的猜谜词《踏青游》,无数闺中女眷都加入进来,连爹爹都参与了,还给她指点迷津。

因为这首词,崔念4所在的媚仙楼,这几天的门槛据说都被慕名而来的客人踏破了,无数人都争相1睹词人笔下“廿4”的风姿。不要问她在深宫怎么知道,因为连1向自诩风流无双的爹爹都意动了。

原先他只会到樊楼和师师娘子见面的。

在她的潜意识里,这位作者有如此文采,定然是深耕细作的结果,那么即使年龄比不得大晟府的清真居士也差不多了罢?毕竟昔年大文豪苏东坡也是在4十岁后才开始他的巅峰之作的,不喝几十年墨水,断然写不出这么好的佳作佳句----爹爹说比周邦彦写得还好。

周邦彦的词作在她心中本来觉得真无可挑剔的,但和他的那么1比,好像差了些意思。

后来想到了,是灵气、自然、柔情。

他创作诗词的时候,1定是万人焦点吧?好让人神往!

本来注定和自己没有交集的,没想到竟然在这里和他见了面,而且意外之下还和自己有了最亲昵的接触;

没想到他虽是1个文人,勇气和义气竟然都不输与古今传说中的英雄;

没想到他还这么年轻。

不怪她阅历浅、年纪轻,而是这个男子太符合此时代人的审美观,简直是梦中情郎的化身!反正原本因为失吻而有些认命的她,从心底里漾生出许多莫名的情愫。

她的话很质朴,没有任何的形容词或修饰,但那种仰慕与知音的感觉,让王伦同样觉得舒爽。被这样1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当面赞扬,只要是个男人就会好感倍增的。

这回不觉得什么胸大无脑了,她简直是上天派来的精灵!上帝派来的使者!

“小娘子是这样认为的?呵呵,小可真是受宠若惊!”

耶律大石见他们谈兴正浓,也不分场合地送上1记不要钱的奉承:“依某之见,以廖兄之文采,当世几无匹敌者!”

连契丹人都知道了?王伦真有受宠若惊的感觉了。毕竟自己人再怎么夸奖都不好算数,来自对方阵营的评价在某些方面才能说明问题。

然而他没得意片刻,来自敌方的打击便来了,耶律大石叹道:“可惜廖兄1身才学,只能委身于1阉人门下,却不是珠玉蒙尘?”

估计他对王伦的情况略有了解过,对王伦混在梁师成门下的情况也是清楚的----自从那首吹捧梁师成的小诗1出,在东京不关注这个叫“廖良”的才子是不可能的。

按照大宋入仕的制度,即便王伦科举不第,凭他的本事,也有好几条路可以做官。不应该到现在还是秀才打扮,这是他的浅见识。

1条路叫特奏名。“国朝进士累举不第者,限年许赴特奏名,号为恩科。”大凡宋朝举人能多次参加省试,就有可能享受特奏名的优惠,作为入仕之途。但举人要享受特奏名待遇,需要熬上几十年。

宋太宗开宝3年第1次录取特奏名,条件是“进士、诸科十5举以上”,从开宝3年回溯十5举,那还是35年前的后唐清泰时期…

1种办法是广南摄官。宋代两广地区的多数地方,生产力有限、经济不发达、自然条件恶劣,因此导致了1种情况:1方面本地人很难考上科举,另1方面外地官员普遍不愿意到两广来出任基层职务。宋廷为了应对这种状况,便在两广地区于当地“因特恩补授无品散官之人”或“落第士子”中考选“摄官”。

“摄官”在基层任职3至6年后,才有机会转正,成为正式官员。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88dushu.net』
相邻小说: 金牌律师的荆棘花冠 被休后我成了侯府真千金 为官之道 豪门女配从修真界回来了 全球游戏开始了 穿越1980之带着家人奔小康 他说我是他的小仙女 封爷,夫人她又在算命 卫府娇女 嫁给残疾顾少后我成了玄门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