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中,他不敢媲美周邦彦,却也和1帮同道互吹互捧极为知名,也算小有名气者。别说北宋末年词坛人才凋0就没几个成名的,就是有,他自己也真心不差!
而且词这玩意要想传唱度高,必须有人谱曲,那便是自己的专长了。所以只要头脑正常的文化人,都不愿意得罪大晟府的人----还想不想红了?
妈妈顿住了脚。
不难?你倒是写两首瞧瞧!乳臭未干的小儿,这是仗着家里有点钱来这边打嘴炮么?大宋文人圈子可不吃你这1套!
若是曹操在此,便会大喝1声:这是谁的部将?
在满堂的愕然中,这位年轻人依旧不知死活地自顾自道:“要说小可平生最不怕的事,便是写诗作词了!”
田为笑笑。这种事情见得多了,有那想出名的,专挑有本事的,他自己就碰到好多次。这是1个无本万利的生意:赢了,踩在对方的肩膀向上跳;输了,拍拍屁股走人便是,反正又不输什么。
这和武侠世界里想出名单挑排名第1的高手1个道理,没有比这更快的手段了,赢了,你就是世界第1!
“小郎姓甚名谁?有何传世的作品?也好让在下瞻仰12!”对这种想通过打脸来争名的,田为1向不惯着。
人群里开始有人笑起来。
那年轻人不及搭言,身边有个粗莽的汉子接口道:“俺哥哥的名气,东京谁不知晓!”
于是终于有人笑出声来,是谁?谁在东京有这么大的名声、竟然无人知晓么?
哪里来的狂徒!
这年轻人却不笑,而是谈笑自若,肯定有很强的心理素质。他迎着诸人的目光,淡笑道:“小可只写过3首咏梅的诗词,也曾有乡间宿老说好,不知真假。诸位都是汴梁城中颇有见解的,也来帮小可品评1番。”
听他如此说,笑声更大了,尤其是“乡间宿老说好”1句,听来很有意思。
“秀才快说,某虽不才,也略知好歹。好与不好,却是能品评出来的。”旁边有人大笑道。
这年轻人便信口道:“第1首,道是: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3分白,雪却输梅1段香。”
众人愕然。
诗是好诗。
那年轻人见状,更是笑容可掬,上下唇便合不住:“第2首,道是: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众人继续愕然。
有那好胜的人,便在下面接口道:“第3首莫不是那首《卜算子》?”不等年轻人回答,已有人接口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轮到年轻人愕然了…
“好个秀才,枉为读书人,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剽窃他人作品,还敢堂而皇之地在这里显摆,真欺咱东京无人么?”
“这厮无礼!没地辱没了读书人的身份,某羞与此等人并桌!”这是后来和其共挤1桌的人表达割席而坐的立场。
说到做到,那人立刻挤到别处桌子了,浑不顾别处更加的挤。
“妈妈,媚仙楼如何容得这种无耻之徒?”
“顶楼上!”
“顶楼上!”
妈妈的脸色也有些难看。文人雅会,原本除了酒香精食之外诸多青楼提升档次和名声的不2法宝,经这个年轻人1搅活,传扬出去,只会削弱媚仙楼好不容易得来的地位。
还有这年轻人真的太无耻了,抄袭竟然连个标点符号都不改的么?
哦,这时代没有标点符号之说…
“客人,媚仙楼来往的都是响当当的读书人,你公然在这里剽窃他人著作,是否太过张狂?老身虽然不是读书人,却也见不得这种污秽,所以望你自重!”
就差把“不欢迎”放在嘴上了。当然,开门做生意的,不到最后,不能赶客人走这也是最低的要求。
只能让对方自觉了。
哪知道年轻人根本不自觉,还振振有辞:“只是读读小可旧作而已,难道诸位准备呈送的都是即席之作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