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力上,如果此时有富豪排行榜的话,他无疑是阳谷首富。
但是光有钱不行。俗话说灭门的知府破家的县令,有钱没势保不住家业。
如果扒1扒西门庆起家的故事,可以看出,每次伴随他的兴旺发达,总会有相应的人家破人亡。所谓物质不灭定律,由此而始。
官吏索贿的中间人、欺行霸市的流氓头子、暴力承揽官府工程、偷税…光干这些还觉得不够,因为西门庆突然1日发现,他如此劳心费力地敛财,却不如阳谷县的几任县令赚的轻松。
他们上任的时候牛车上装的是书,卸任后马车上载的是沉甸甸的银子,哪个都从穷书生变成了百万的身家。所谓3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再不差的。
然后才明白,贪赃枉法来钱最快!
这才有上京买官之举。
这次,为了求1项郓州节度副使的虚衔,他亲自奔赴东京,借着当朝太师蔡京即将生日的由头置办了丰厚的寿礼。光运往东京的财物锦缎、珍宝奇玩,折合下来价值5000多两银子。
可惜他在阳谷县是个人物,但在东京,无非平民1个。不但见不到蔡京,连其府上的大总管翟谦都见不着面----戴大猜的不错,翟大总管根本不可能现在就睡觉,无非是1个推辞。
可能,是翟大官人认为阳谷1个不知名的地方来的人,能有多少油水?而自恃身价。
在阳谷县里交结过数任县令的西门庆知道,再有钱,也必须找到正主,不然会被1帮小鬼坑得连裤子都当掉!只是他在阳谷县顺风顺水,在东京却没1点门路。
礼物都送不出。
直到遇见戴大。
他也是见人下菜,认为戴大只值十两银子----这还是听说在他为翟谦做事的份上。如果给多了,反而可能被当作冤大头。
但也是1次机会。
对戴大的欲拒还羞,他浑作不知,反而还很1本正经地道:“既是为翟大总管做事,便当得起!这也算是小可结识兄台的1点心意!”
戴大听说,赶紧道:“既然西门大官人如此热情,小人如果不承情,倒显得矫作!”1厢说,1厢把银子揣到怀里。
他也是光棍的作风,既拿了钱,自然要设法使这钱拿得尽量心安理得,这也是泼皮的可爱处,甚至比那些拿钱不做事的人好得太多。
“大官人可识得府中什么人?”他问。
西门庆摇摇头。送了十两买路费,他说话便坦荡多了----如果认识人,他会花这十两的冤枉钱?钱虽说不多,但每花1笔总要听到响!
“那却难了!”戴大欲擒故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