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陛下还将柱国公拉出来做虎皮。
校场上有人在撸铁,有人在耍大刀,有在挥舞长枪,有人耍着把式,都是一副浑身充满力气用不完的样子。
陈建功听到这里,心想完了完了,他这怎么放得回去啊。
“对了,就是这个意思。陛下要培养武将人才,这是天下掉馅饼的好机会啊。能不能出人头地,就看这一回。从今以后,咱们也算是天子门生,要和那帮文臣分庭抗礼。”
啥玩意?
陈建功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他望着孟百户。
往前面走,路过每间宿舍,都要伸个头打里面张望一眼。
“哎,别动那个搪瓷碗。”
“这话对也不对。你把陆军衙门想象成国子监那样的,就对了。”
“那这些被子呢?”
原来如此!
“拿把小刀来。”
好啊!
柱国公都出面了,他等于是代表了全体勋贵武将的意志。若是有人反对陆军衙门,就等于是反对整个勋贵武将集团。
刻好线条,一群人跟随孟百户出了宿舍门。
孟百户继续说道:“那位卢秉说的话,应该不是瞎说。走,我们先出去探听探听消息,顺便将作训服领了。”
嘿!
就跟印书印出来的一样,每间宿舍都是一模一样,同样的二十张床,同样的绿色床铺,同样的木头架子,同样的盆和碗。
孟百户让大家分散,各自找人打听消息,问问都是从哪里来的,这里是个什么情况。
这个时候反对已经晚了。
“我看看,我看看。靠,还真的是一条线。不仅搪瓷碗是一条线,朋和缸都是一条线。”
“国子监?”孟百户皱眉,“国子监是读书的,咱们这里……”
京城最不缺的就是脑子灵醒的聪明人。
零零总总,将他们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
“在床边刻线,一样能管用。”孟百户脑袋好使,大家拍着彼此的肩膀,这办法好啊。
还有文化课,要求每个学员必须读懂军报,必须会写作。
前期的开销给报一报。
孟百户琢磨着对方的话,“这么说,咱们来京城不是考核,而是像读书人进国子监读书一样,是来学习的?”
眼下看来,回东南暂时没指望,还是想想如何让手底下的兄弟记住并学会这些条例细则。
“毛巾放置的位置都是一样的,两边对齐。”
“我我我,我就看看。”
“不对!你自己过来看,都没对着一条线。所有架子上的搪瓷碗,是连着一条线。”
孟百户毕竟是老大,眯着眼,比划着,终于将搪瓷碗放回了原位。
陈建功手太多,他好奇搪瓷碗上面的把手,像个小耳朵,就拿起来看看。
“什么考核啊,我有亲戚在京城,我问了,这个陆军衙门是陛下亲自督办的。召集我们到京城,就是为了充实陆军衙门。”
头大!
孟百户难掩内心的激动。
本以为上京城是走个过场,没想到竟然是掉馅饼。
哈哈哈……
如此机会,舍他其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