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公公却开始迟疑。
这人啊,果然是人不可貌相。
叶慈嗤笑一声,“吴王刘璞会让你在皇陵了却残生吗?卫王会让你安度晚年吗?至于赵德妃,她是文臣之后,自幼饱读诗书。文臣的毛病就是谁都看不起,既看不起武将,也看不起阉人。落到赵德妃手里,方公公觉着自己有多大机会活下来?”
至于卫王,此人性格阴暗,表面看是个谦谦君子,背地里干的事情可不地道。十足十的伪君子一个。不知方公公可曾听说过卫王的传言?”
方公公端着茶碗,用茶杯盖拨弄着水面上漂浮的茶叶,笑道:“这宫里,对于咱家而言,没有秘密。”
叶慈挑眉,“方公公若有难处,但说无妨。”
“如此,还要继续麻烦方公公帮我约一约这位老沈太医,同他深入聊一聊,就沈家的前程未来做个仔细的设想。”
“王妃手中握着卫王的把柄,以前就没想过用一用吗?”
“什么传言?”方公公很好奇,竟然还有他不知道的事情。
方公公哑然,沉默不语。
但是,闹腾不等于就掌控了局势,更不代表他们已经决定了结果。没有皇后娘娘点头,没有勋贵的支持,哪个皇子有资格坐上皇位?
三条腿缺一不可。皇后娘娘的意见就是宗亲的意见。至于张家,至少可以影响一半以上的勋贵世家。定王已经有了两条腿,剩下的一条腿迟早会站在他这边。”
叶慈琢磨了片刻,“老沈太医可靠吗?本王妃和王爷身子骨健康,除了定期请平安脉的那位江太医,太医院的其他人本王妃都不熟悉。”
叶慈再接再厉,“由此可知,卫王此人太过阴险狡诈,喜欢暗箭伤人,不足为谋。至于其他皇子不足为虑。唯有小十三和小十四,两为皇子的母妃身份尊贵。
“就算有矛盾,那也是上一代的事情。这些年,咱家不曾听闻两家有过来往。”
方公公顺口说了句,“王妃心地慈善,是许家媳妇的幸事,也是卫王的幸事。咱家第一次听到卫王的消息,真是令人惊叹。”
“可是,王妃的利益同定王休戚相关。”
“张家可不是吃素的。”叶慈端起茶杯,不急不缓,“先让朝臣们闹一闹,不闹腾他们就不舒服,好像不能彰显自个的存在感。皇后娘娘向来有成人之美,闹就闹呗。
方内监嘴角抽搐,第一次遇到人自己夸自己人美心善,不带这么厚脸皮的。这是逼着他拍马屁吗?
哎,马屁工作不好做啊!
如此看来,卫王心思不是一般的深沉。表面谦谦君子,背地里却干着别家的媳妇。
叶慈说道:“把柄好用,只是用了之后,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丢掉性命。本王妃人美心善,不忍伤及他人性命啊!”
“王妃娘娘放心,这位老沈太医是太医院的老人,技术过硬,口碑极好。他说出来的话,相信无人会怀疑。”
然,小十四的母妃袁贵妃,她的出身始终遭人诟病,本朝也从未有过教坊司女子晋升为太后。朝廷丢不起这个人啊!而且,她的兄长袁友仁,乃是文臣武将人人喊打的角色。陛下驾崩,袁友仁的前程也是充满了变数。
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并且,许才人这件事似乎并没有做好保密工作,至少方内监已经知道了。
没想到峰回路转,这桩丑事,终究还是有机会被利用起来。
叶慈不由得好奇问道:“如果陛下还在,得知此事,你会如何做?”
“咱家在宫里当差几十年,从年少到年老,见过太多的人。人来人往,多少人已经死去,活着的人又还剩下多少。这些年,咱家懂得一个深刻的道理,莫要将性命攸关的大事托付给别人,谁都靠不住,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方公公这番话,真乃真知灼见,本王妃完全赞同。所以,本王妃给予方公公的是机会,而不是靠山。机会就在眼前,就看方公公肯不肯抓住。从今以后,你继续做你自己的靠山,在京城过着富贵生活,不必去皇陵凄风苦雨守着。”
方内监眼睛微微一眯,“王妃的诚意,咱家感受到了。既然如此,咱家就走一趟,替王妃分忧。”
叶慈大喜,“合作愉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