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请说。”张皇后做了个请的手势。
元康帝玩味一笑,起身离去。
元康帝蹙眉。
张皇后似笑非笑没作声。
正说着话,小黄门急匆匆跑进来,凑到张皇后耳边悄声说道:“启禀娘娘,陛下来了。”
袁昭仪一下子就慌了,“臣妾不曾告知陛下,这里面怕是有什么误会。”
投靠温首辅风险就小多了,大不了被罢官去职,回家休养。过个几年,又能起复。
叶慈含笑道:“袁大人肯上王府做客,蓬荜生辉。只是,现在府中有事,的确不太方便。或许,改天找个大家都有空的时间,再约。”
元康帝几乎是闯进来,脸上还带着怒气。
“老三忤逆不孝,当众顶撞朕,虽不严惩,却不能不罚。就罚银五千两。”
“赶紧扶着袁昭仪坐下。身子这么重,昭仪怎么有空来本宫这里。万一有个意外,本宫如何是好。”
袁昭仪连忙摇头否认,“皇后娘娘待人很好,不曾为难臣妾。”
投靠袁友仁,恐有杀头的风险。划不来!
夫妻二人各怀心思,各自的表情都很值得揣测一番。
“去吧!不看僧面看佛面。本宫可以不给袁昭仪面子,也要给袁大人面子。”
毕竟,投靠袁友仁对名声伤害太大,难保会被秋后算账。
“那么,陛下不追究老三的责任?”
宫女只能低头认错,袁昭仪的确不可怕,可怕的是袁大人啊!那份宠爱,旷古烁今,本朝两百年就没有哪个嫔妃哪个臣子能比得过袁大人。
张皇后思路发散,正想着事情,李少监将袁昭仪迎了进来。
刘珩大怒,“袁大人好兴致,竟然在半路拦车。莫非袁大人想到王府做客?”
堂堂兵部尚书,其手中权柄都要越过内阁首辅。
张皇后忙说道:“昭仪有什么话,尽管说。在本宫这里,无需顾忌太多。”
袁昭仪挺着个大肚子,比平常孕妇都要大一些,她怀了双胎,这在皇室真是罕见。
“陛下谬赞!”
张皇后嗤笑一声,“不如罚他在府中静养反省。反正也到年底了,就当是提前休沐放假。”
“好!袁某记住王妃的话,改日再约。”
“你不必为她说好话,朕在这里,尽管实话实说。”
“臣妾说的句句属实,皇后娘娘真的没有为难我。”
“你只需要确保她的安全,直到生孩子为止。若是孩子顺利出生,务必确保孩子能顺利度过周岁。”
温首辅那个和稀泥的玩意,竟然也上了贺表,老脸都不要了,名声也不要了。如今,官场士林对于温首辅的评价真的是,就差没问候祖宗十八代。
“朕成全你,也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你该明白,你这个皇后,朕随时都可以废掉。”
人一走,大殿内就空旷了些许。
“王爷若是诚心邀请,袁某倒是不介意前往王府做客。”
“昭仪的心情,本宫完全能理解。你能亲自来解释,本宫很欣慰。”
张皇后笑了,“昭仪有心了!这件事,已经过去,本宫怪天怪地也不能怪在袁大人头上,更是和昭仪半分关系都没有。昭仪大可放心!”
张皇后起身恭送,这在过去更是没有的。
好像,貌似,或许是在袁友仁出现在朝堂后,才有了改变。
张皇后再次摇头,“我可以确保她的安全直到生孩子为止,之后的事情我不能保证,我没那本事。孩子脆弱,一个不留神就有可能引起风寒感冒,万一有个意外,是不是也要算到我头上。这责任,我可背不起。”
李少监轻声说道:“要不老奴去迎一迎她,顺便探一探她的来意。”
叶慈就见到了传闻中的陛下最宠爱的男人袁友仁。
元康帝心中狐疑,是什么让张皇后做出了改变?改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袁友仁没理会对方,反而问叶慈,“王妃是否欢迎袁某登门做客?”
张皇后似笑非笑看着元康帝,“陛下喝茶吗?”
比起过去动辄脾气爆炸,不可同日而语。
久闻大名!
真是……
“多谢陛下夸赞。咱们夫妻难得坐在一起喝茶,不妨聊一聊老三的事情。”
“放肆!袁大人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刘珩暴怒,奈何身体限制了行动,不甘心啊!
元康帝讥讽道:“你倒是慈母心肠。”
接着,他又冲刘珩来了句,“你娶她,倒也不算辱没。”
撂下这句话,他就走了。
走了?!
刘珩看着车门外,又看着叶慈,“他什么意思?他想做什么?难道他对你……”
叶慈打断他,“别胡思乱想,回去再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