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他总有理由。
邹舟做了十条手绢,还有三个荷包,以及一件襦裙绣。可是费了不少功夫啊。
什么叫垂涎,话都不会说,那叫欣赏。是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欣赏。
刘三岁,她懂了。
“那是第一次做彩色插画,要求又那么高,师父们没经验。这回有经验了,还改进了技术,保证没问题。”
呸!
那是卡通卡通!
“这手绢我要了。”
叶慈异常坚定。
其实,农闲庄的产品,在京城已经小有名气。
零卖不想做,不知道卖到什么时候才卖的完。
“哎呀,叶老板啊,你多少卖我一点。一千斤行不行?”
定王刘珩半点不客气,一口气拿走五条。
她干脆不抢了,“送你得了。就是不知道你拿着手绢用的时候,作何感想。”
但,叶慈一直没派人去京城开分店,就是嫌弃京城是个烂泥塘。她不想将自己陷入那个烂泥塘里面。
定王刘珩嘚瑟一笑,“不痛。”
炼丹成功,走上人生巅峰,迎娶高富帅,岂不美滋滋。
还拍了拍胸口,这可是宝贝。
林掌柜一口气都买走了,她拿什么发福利。
你们老板不是想去京城开分店吗,将彩色插画菜单往京城一展览,保证开门红。”
“我买回去送给亲朋好友啊。市面上可没有这种口味的,多少年了,市面上的果就没变过样。”
“这是什么?”
这一两年,定王刘珩的身高就和窜天猴似得,使劲得往上窜。
她就喜欢种地,成为农业大户,十里八乡,大家都跟着她一起发财,一起奔赴小康。
不惜费重金,问那些跑海的商人求购种子,就是一份功德。将种子培育试种,推广,又是一份大功德。
她不仅欣赏美男,她还欣赏美女。
“你保证没有用,让造纸坊的师傅好生琢磨琢磨如何提升技术,下次我做一套试版,也不多,就几百套。如果没问题,后续肯定有大批量的订单。”
欠钱的本事,芝麻开节节高,牛逼大了。
“真没有。
还有邹姑娘,脸蛋圆圆的,针线活做得特别好,让人垂涎三尺。
“重谢倒不必。我们农闲庄的产品,能跟着你们德胜楼卖到京城去,就行了。”
他做出一副很是心痛的模样,咬咬牙,“一缸子咸鸭蛋,外加三缸子酒水,再来三百斤生,行不行?”
叶慈:“……”
“肯定……应该没问题。”
师父青云子也说了,农业是万物之本,她这是给自己攒功德。种一亩地积攒的功德,比开酒楼强大多了。
“你不是说要瘦两斤,方便问皇后娘娘要钱。怎么就不知道少吃点。”
讨价还价,最终卖出两百六十斤生。
“竟然比我高这么多,这大半年吃得挺好的。”
“天下间唯有美食不可辜负,既然暂时瘦不下来那就换个办法要钱。”
叶慈:“……”
“两百斤生。”
“这秀得是你吗?”他很好奇,“原来你长这样子啊?”
“长得真快,你膝盖不痛吗?”
比如双河镇梁家布庄的小姐,长得秀色可餐。叶慈和对方做了手帕交,每次去镇上玩耍,总忍不住捏捏梁姑娘的脸颊,真嫩啊!嫩得像刚剥开的鸡蛋。
其实她更喜欢猫。
两人一见面,叶慈特意拉着对方比划了一下身高,过去还没她高的人,如今已经比她高了一个头。
下次可以尝试在团扇上秀一只睡觉的猫咪,哎呀,一定美死了。
巧了,丫头娟儿跑跑跳跳进来,“邹姑娘派人送来新作的绣活,请姑娘品鉴。若是姑娘觉着好,皱家就准备下一批绣活推广新样。”
毕竟,定王刘珩逢年过节就往宫里送土特产,一次两次……次数一多就从宫里传到宫外。大家都知道叶慈是个种地的,就是规模有点大,品种有点多,顺便做点买卖。
叶慈调侃道:“你可别在我这拉生意。上次清河书坊问你们造纸坊定了一批带彩色插画的话本小说,结果怎么着?色彩混在一起,还不如黑白的效果好。到现在那批货还没出完。”
如果德胜楼能成功在京城开分店,她的产品搭售给德胜楼就行了,不用特意跑京城开店铺。
“咸鸭蛋……”
只可惜,夏天已经过去,不能不经意之间展露自己的身材,让小叶子流口水。
“二百五不好听。如果林掌柜不嫌弃做二百五,我也是没所谓。”
要是成功了,你们德胜楼可就是天下头一家。以后提起彩色插画菜单,都得带一句德胜楼。这可比什么宣传都强。
“叶老板哪里的话,都是互相照顾。”
“肯定可以。叶老板的产品好得很,定王都说好。”
接着,他又得寸进尺,“什么时候你亲手给我秀一张手绢,无论秀成什么样我都不嫌弃。”
叶慈:“……”
“赶紧去做梦,梦里面什么都用。”
让她做针线活,还不是给她一根烧火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