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团宠(1/2)

凤妤过了十七岁生辰后,谢珣就进入莫名的担惊受怕的时刻。

妙云师父曾经断言凤妤活不过十八岁,如今她已到十七岁,谢珣难免会提心吊胆,他们兄弟并不相信神佛,更不相信这种预言,可冥冥之中,命和运总是息息相关。十二州如今重点全在基础建设和农桑,宁州也不需要那么多将士驻守,情况非常稳定,北蛮那边也有人盯着,谢珣把宁州托付给崔将军后,带兵来西州。

林萧和张伯兴,周黎玉非常能干,如今十二州交通四通八达,他们除了修建好粮马道,还修建出一条十二州的环形官道,三条主要干道,短短两年内带着手底下那群将士打通十二州的基础通道,宁州若真有战事,谢珣从西州到宁州也就四天就能到。

宁州铁骑这一年多来,修路,基建,农桑,哪里需要哪里搬,十二州渐渐地恢复元气,许多宁州铁骑的将士都在十二州安了家。

谢珏坐镇胶州,凤妤在西州,两人连城一线,十二州用了两年时间,全境推行新政,锦州那边的氏族反抗过,被暴力镇压。最后谢珏通过资源兑换,拿走氏族手里所有的土地,锦州新政一落实,十二州各州郡基本也全部落实。

土地,赋税一落地后,军改就简单多了,谢珣负责军改,基本是政令一出来,全军通过且备受鼓舞,如今军队升迁不看身份来历,全靠个人能力,战功。军功累积也有一套自己的模式,就林萧和张伯兴这样整整两年都在修粮马道,搞基建的,很快也就升到宁州铁骑二品将军。

如此一来,将士们更是干劲十足。

谢珏吏治清明,谢珣威震三军,又有凤妤从中斡旋,整个十二州局势向好,谢珏的四年计划,两年就全部完成。

接下来,就是养精蓄锐,静待时机,选一个最恰当的时机向中州发兵,只要过了中州,就是一马平川,京都绝无抵抗之力。

林和礼和大帅也知道这一局面,所以这一年里,他们也推行新政,氏族在林和礼的带领下团结一心,虽各有各的利益,却还算配合,中州,江南和京都也渐渐繁荣,整个燕阳都有安居乐业的兴旺之象。

在这样的氛围中,兴兵就要选时机。

只有天时地利,才能人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