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后悔(1/2)

北河之水,滔滔不绝。

他们总算踏上归途。

凤妤把所有人都隔离开,幸好都带了药,又要在船上航行数日,到胶州时,若是染病,也该发作出来。

谢珣坐在船尾看着越来越远的扬州城,北河上飘雪如絮,寒风凌冽,凤妤裹着狐裘坐在他身边,陪着他一起看远去的扬州。

“你在想什么?”

“我们把粮食药材都给了扬州,这个冬天,十二州怎么过?”谢珣眉目难掩忧愁,“沿江两岸灾情虽不及扬州,却也有水患和疫病。明年春耕前若不控制好,灾情要持续一两年,往年洪涝,疫病都都要几年才能缓过来。”

凤妤轻笑说,“后悔了?”

谢珣摇了摇头,若只顾着自己一亩三分地,扬州不知道多少人要葬送在疫病里,“不后悔,只是……我们怎么办?”

凤妤也犯难,十二州受灾情和疫病影响算是最小的,可他们会吃不饱,“其实我在扬州施粥时,倒想到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

“就是米面掺杂一些细糠,一来果腹,二来能够减少粮食的消耗,三天的粮食能吃五天,挨饿是一定会挨饿,至少能扛过冬天。等来年春天大雪融化,山里有野兽,河里有鱼,野蔬也能长出来,日子就会好过一点。”

凤妤来年的重心就是重农桑!

先要让百姓吃饱,其他算是次要的。

柳江决堤,江南受灾在某种程度上也解了十二州的危机,宁州铁骑军事强盛,的确拥有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可十二州太穷了,以前是全燕阳在粮食在养着铁骑,如今只靠十二州,朝廷又断了商贸和粮食,他们连冬天都很难挨过。

如果中州再用兵,谢珣在缺衣少食的情况下,很难稳住军心,如今灾情蔓延,各地虽不严重,对来年春耕都有影响,兵力也会大大削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